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哪家資本市場是你的“菜”

  • 發佈時間:2015-05-08 02:18:4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03年—2013年間,我國境內股市總市值佔GDP比重雖上升,但企業股權融資額仍在整體社會融資額中佔比很小,過去5年僅為2.52%。

  ■編者的話

  雖然股市這兩天“慘不忍睹”,可是投資人的熱情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幾分。當説到投資和金融的時候,不要告訴我你只知道A股,那你真的是太OUT了!

  一家企業從創立之初,經過發展壯大,甚至走到我們常常説的“上市”,要經歷漫長的過程,而資本或資金的支援時時刻刻必不可少。

  “我們常常説融資融資,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融資的概念,這個錢還還是不還?”太平洋證券副總裁、鳥巢新三板學院院長程曉明這樣説。“你去銀行借錢,支付利息,那叫做債券融資,是要還的;你用未來換,用股份換,是股權融資,你出讓多少股權給投資人或者投資機構,錢不用還,但要共擔風險,分享未來。”從新三板剛剛成立之初,到現在將近10年的時間裏,科技企業因為其技術特點和輕資産的特點,往往不能滿足債權融資的“基本門檻”。

  “科技企業?你有抵押物嗎?”

  一位在北京交通銀行從事公司業務的貸款主管介紹,沒有抵押物的企業並非不能貸款,而往往並不那麼順利。事實上,科技企業即使能貸到款,也往往由於其要面臨研發、技術投入和技術不確定性的多重因素,需要更多能夠“共擔風險的錢”。

  這個錢來源於哪?

  答案是股權投資。

  説到股權投資,説到股市和證券市場,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主機板市場,A股、B股,也就是資本市場中的一板;此外,二板的中小板和創業板,人們也都比較熟悉。而對於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等則不那麼了解。

  事實上,每個發展到一定規模的企業,都能夠在資本市場上找到適合其進行融資的“那一款”。

  為了能夠讓讀者了解到各個資本市場的特點,本報推出多層次資本市場觀察系列,走訪銀行、證券、企業方面從業人員,介紹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的種種形態和存在的問題,以饗讀者。

  每個企業都能找到適合的“那一款”

  所謂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就是指在資本市場上,不同的投資者與融資者都有不同的規模大小與主體特徵,存在著對資本市場金融服務的不同需求。投資者與融資者對投融資金融服務的多樣化需求決定了資本市場應該是一個多層次的市場體系。

  “科技企業要技術創新,一定要承擔巨大風險。企業創新需要錢,不僅要給企業錢,還要給企業共擔風險的錢。這就是資本市場的作用。”程曉明看來,分清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十分重要。而事實上,與一些發達的資本市場相比,我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並不那麼健全。

  我國資本市場已由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兩部分構成。其中場內市場的主機板(含中小板)、創業板(俗稱二板)和場外市場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證券公司主導的櫃檯市場共同組成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在我國,現行證券法主要規範交易所市場,對其他層次的市場缺乏明確的規定。為此,上月末的《證券法》修訂草案對多層次資本市場增加了相應的規定:一是將證券交易場所劃分為證券交易所、國務院批准的其他證券交易場所、證券監管機構批准的證券交易場所,並明確組織股權等財産權益交易的其他交易場所應當遵守國務院有關規定。二是明確公開發行的證券,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國務院批准的其他證券交易所公開交易。三是明確證券交易所、國務院批准的其他證券交易場所、證券監管機構批准的證券交易場所可以組織證券的非公開交易。四是規定證券交易所、國務院批准的其他證券交易場所可以依法設立不同的市場層次,設立公開交易市場應當經證券監管機構批准。五是構建多層次資訊披露制度。

  然而,力度遠遠不夠。

  股權融資:給企業創新共擔風險的錢

  “從企業角度而言,當前股權融資意識較低,大部分企業傾向於債權融資。通過股權融資後,企業會出讓部分股份未來收益,讓渡出一些企業控制權,同時股權融資後企業資訊會在一定範圍內公開,受到各方關注,因此部分企業不願進行股權融資,而是傾向於貸款等債權融資。”審計署金融審計司司長呂勁松這樣説。

  而對於金融機構來説,要為企業提供金融體系中提供股權融資,不是“能力不足”就是“積極性不足”。“沒辦法,不是我們的領域啊,有錢不敢貸啊。”銀行從業人員發出這樣的感慨。

  相關研究顯示,2013年底我國非金融企業債務與GDP的比值已上升至130%,而歐美主要發達國家的這一比例在70%左右,有些甚至只有50%。過去5年中,非金融企業股權融資1.92萬億元,雖然絕對數不小,但僅佔同期社會融資額的2.52%,股票市場融資功能有限。相關研究顯示,2013年底我國非金融企業債務與GDP的比值已上升至130%,而歐美主要發達國家的這一比例在70%左右,有些甚至只有50%。

  在呂勁松看來:“股權融資規模過小,在降低企業負債率、防範金融風險方面發揮的作用較為有限。同時,資本市場在調結構、助創新、引導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作用不夠明顯。”

  從2013年到2014年間,A股融資額的96%通過增發、配股等方式投向已上市的存量企業,新上市企業僅獲得約4%的融資,部分高成長的、國家鼓勵的新興領域企業被擋在資本市場之外,一些創新型公司不得不尋求到海外發行上市。同時資本市場資源配置作用未有效發揮,以2014年上半年為例,從資金供給方面看,新股發行募集資金240.79億元,而累計凍結的申購資金就達1.66萬億元,中簽率僅為1.66%;從資金需求方面看,約600多家企業排隊等待上市,現有待過會的企業平均等待時間近兩年。

  “資本市場應擔負起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任,強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通過完善産品品種等方式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援和金融服務,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産業結構調整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成長。”呂勁松説。

  “看不懂的科技企業,交給專業投資機構”

  “簡單地説,新三板就是中國的納斯達克,為創新服務,主要是科技創新,其核心制度就是做市商。而所謂的“做市商制度”,就是引導普通投資者對他們看不懂的高科技公司、創新型公司進行合理的估值定價。”程曉明這樣對記者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部部長、研究員趙昌文曾對科技日報記者説,“過去我們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某種程度上是相對隔離的,它有不同的監管部門,有不同的遊戲規則,其實如果説這兩個體系之間沒有競爭的話,一定是不利於創新的,也是科技金融的一個很大的缺憾,所以將來要讓它們之間競爭起來,要讓上市公司大銀行不能既佔有銀行的資源,又佔有上市的資源,一定要不斷地來改變這樣一種格局,它們之間的競爭是有理由要創新的。”

  在每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中,都有為傳統企業、創新企業服務的不同市場。事實上,大多科技型企業,其輕資産、科技能力強的特點,使之區別於其他交易場所的上市要求。“以前我們的主機板、中小板,都是為傳統企業服務的,而新三板是為創新服務,原來我們並沒有真正為科技企業服務的市場,現在終於出現了,也給廣大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投資的機會,大家可以從中找到中國的微軟、中國的蘋果。”程曉明這樣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