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玩古情致”雅生活

  • 發佈時間:2015-05-08 00:33:5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件藏品,價格可以許多倍于一個人幾生或多個人一生的積累。但是只有玩古玩的人才知道,人之一生的光景要遠比一件古玩生動得多。比如,我破損的古畫和進行中的愛情!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心態,也是古玩情致的最高境界

  人到中年,易生懷舊之情,似乎越舊越好,以襯自家歲月尚輕。雖不是藏家,甚至談不上是藏者,但依然時常在週末去書店畫展,逛坊間舊物地攤和古玩店,從中獲取一番清賞舊時月色的情致。

  一隻清末淺絳彩瓷名家汪友棠的仕女蓋盅,好像就有了一次與百年前的新安畫家在落日樓臺之上品黃山毛峰般的愜意;而把看一幅明清山水,又宛如與三百多年前的畫師文人虛席對坐,清茶一杯,指點細論詩詞書畫一般,趣味橫生。

  我稱此為玩古情致。此情致由來已久。

  “青山雲外深,白屋煙中出。雙溪左右環,群木高下密。曲徑如彎弓,連強若比鄰。自入桃源來,墟落此第一。”這徽州山水的寫意,也是國畫寫意,意境悠遠。

  “以儒立身,學道參禪;讀書萬卷,瓦硯三穿;雲煙為友,萬壑在胸;愛寫黃山,西愛白岳;渴筆亮墨,荒寒自然。”這是新安畫派的風格。

  新安畫派,源遠流長,這當然與新安大好山水的陶冶不無聯繫,而新安又是文房四寶的故鄉,自然也為新安畫派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據統計,明清以來,徽州有畫家767人,一個地區在300多年裏能涌現出如此眾多的知名畫家,這是其他地方不能匹敵的。

  徽州民間收藏源遠流長,尤其是明清徽商的興起,更使徽州收藏提前步入了鼎盛時期,涌現出了一大批收藏大家,他們或自藏秘玩,或著書立説,或傳之後人,為後來的徽州收藏,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生於徽州,長于徽州的我耳濡目染,自然得到不少的藝術欣賞機會。在我記憶裏,小時候跟隨大人隨便去哪戶人家做客,但凡在鄉間有宅子的,中堂一定挂著一副祖傳的山水,兩邊的對聯大都是名人之作,條桌上的花瓶、銅鏡,屏風,因了歲月和風塵,都沉澱出了一種厚實的語言。

  高中的時候,認識一位世叔擅用丹青,以臨摹明清山水為樂,我不學書畫,但略會品味,善用讚詞,於是深得他的青睞。他們家是書畫世家,住的是徽州大宅,只有台灣的收藏家過來的時候,他才會展示他的藏品,但他都會邀請我過去一併欣賞。那時候收藏不成風氣,甚至有點風險,所以每次走進他家,總聽得厚實的大門一扇扇在身後關閉,發出沉重的吱呀聲。老房子光線暗淡,尤其是書房,那時候他展示的藏品大都為書畫,其中居然不乏“揚州八怪”的作品,還有張大千的荷花和紅葉圖,齊白石的條幅,更多的是黃賓虹的山水。他的藏品和大多數徽州名門一樣來自祖傳,那些大師們的作品,大都格調高雅,立意新穎,技巧爐火純青,看似平淡,但是筆意深遠,回味無窮。總是讓觀者嘖嘖稱歎,我也可謂大飽眼福。

  大學時代莫名其妙地加盟了地區藝術家協會,無他,就是頻繁地參與各種畫展、書展,只熱衷於欣賞,沒想過收藏。

  收藏古品固然是需要資本的,但好在徽州早年民風淳樸,民間物物交換的機會也是有的。

  曾經我祖母家有一件淺藍彩瓷,一直是擱在我家書房的。那瓷瓶上的梧桐和仕女畫得極雅致。春意闌珊,梧桐樹下款步走來的仕女著一襲藕荷色長裙,桔黃色薄衫,衣袂輕飄,體態盈盈。她懷中抱一長簫,臉微揚,精緻的發髻襯著似有淺笑的端莊五官,一派綿綿的情致和出塵的空靈,似乎滿身都散發著幽幽的書樂之香,只因瓶口上有一小磕而歸入處理之列。祖母同意我拿去換一副山水中堂,換掉的當天,憑空就多了一份寂寥清愁,少了一段冷香幽韻。沒辦法,第二天就反悔同對家商量,將這只仕女方瓶換回。一日小別,重逢時看她鬢雲紛亂,薄衫不整,淺笑的粉臉也暗淡和憔悴了三分,自是收入書房之中,從此朝夕相伴了。

  每個人所喜歡的不同,情致的不同,修養的不同,都能在對“古玩”的喜愛中體現出來。而每個人所守望的“古玩”,也都能打上個人的烙印,有了個人的氣息和光澤,這種氣息和光澤將隨著歲月的流轉而成為永恒的美麗。賞玩是要花費心智的,這種心智的花費有時是需要寸心投入、癡迷入境,但有時也應該是平和心態、氣定神閒的。閒下來靜思前塵影事,雖然慶倖自己此生有癖,不致活得蒼白而無深情,但個中甘苦,卻也很讓人體會情深易老,風物長移之感。

  直到結婚那年,外婆把祖傳的一副惲南田的花卉小品用檀木框裝著贈送給我,説是孫輩中,惟獨我好這口。為此我才有了一件真正意義上的藏品,畫幅雖小,卻情深意重,我那不足50平方米的新房因這張畫的存在頓時變得底蘊無限。丈夫是不懂藝術的,他看不出這淺淡的古畫的美。

  那一年,我們舉家北遷,我先到了北京,囑託丈夫把我的畫運過來。幾天后我在他的行李中仔細搜索,沒發現我的寶貝,問他,他説帶來了,你放心!然後從一本厚厚的書籍裏拿出那幅被疊得四四方方,壓得齊齊整整的古畫。我驚呼一聲,小心翼翼地打開,可憐我那流傳了幾代人的絹婊古畫,折痕處已成碎屑。好好一副傳世精品已成殘品。頓時痛心疾首。南田老人常説:“古人用心,在無筆墨處”、“古人之妙,在筆不到處”。即使氣結,我也只能把收藏之心放在畫品之外,意境之中了。

  一件古物,無論其保存完整還是殘缺破碎,都會給我們傳遞先人非凡的創造力和活動軌跡,而古物的美,往往是以恬澹、自然、古樸的形式向我們表現出來的。親近欣賞一件古物,就是與遠古先人進行著跨越時光的交流、對話,在無盡的遐思和陶醉中領略那份獨特的感受。當你真正愛上一件古物,你會感覺歷史會緩緩向你走來,主人的心態、性情、志趣會如一首無字詩,在紋理間閃顯,在銹跡下淺笑。那種恬淡自然及心靈的愉悅,是非入此道者所不能領悟和感受的。

  古玩穿越時空,上承遠古,下啟明清,是中國人心的行囊和夢的家園。不管是從收藏的角度講還是從投資的角度講,“古玩”是個永無止境的世界。一件藏品,價格可以許多倍于一個人幾生或多個人一生的積累。但是只有玩古玩的人才知道,人之一生的光景要遠比一件古玩生動得多。比如,我破損的古畫和進行中的愛情!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心態,也是古玩情致的最高境界。

  (本文作者漫遊家文化創始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