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家開發銀行2014年年度報告摘要

  • 發佈時間:2015-05-07 09:12:58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董事長致辭

  胡懷邦

  2014年是開行成立20週年,也是開行發展歷程中值得銘記的一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我們認真貫徹國家宏觀政策,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下的新變化和新要求,把握髮展、風險、效益的平衡點,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服務國家戰略取得新成效,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經營發展取得新業績。

  加大融資力度,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我們發揮開發性金融逆勢穩增長作用,應對投資增速下行的壓力,優化資源配置,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引導社會資金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全年發放人民幣貸款1.84萬億元,同比增長20%。成立住宅金融事業部傾力支援棚戶區改造,全年發放棚改貸款4,086億元;支援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推動設立積體電路産業基金等政策性基金,發行933億元信貸資産支援證券助力結構調整,發放鐵路貸款1,195億元、水利貸款814億元;參與“一帶一路”等戰略規劃,研究支援京津冀協同發展政策措施,出臺振興東北、支援長江經濟帶、援疆援藏等專項意見;加大對小微企業、扶貧開發、教育等民生領域支援力度,減免棚改和小微企業中間業務收費25億元,助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服務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外匯貸款發放超千億美元。

  著力推進改革,提供發展持久動力。配合有關部委研究深化開行改革,系統總結開發性金融實踐探索,進一步明確堅持開發性金融的定位和發展方向。繼續推進董事會、監事會、高管層治理機制建設,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推進優化業務流程,研究制定內部流程梳理和組織架構調整方案。推進子公司專業化市場化改革。

  加強經營管理,全面提升綜合實力。面對融資形勢和金融環境的變化和挑戰,我們加強預研預判,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經營策略。深入推進業務結構調整,加強資産負債統籌管理,推進多元化籌資,拓展銀行櫃檯債和交易所發債,在倫敦首發人民幣債。強化綜合經營與業務板塊協調發展,擴大投貸結合、債貸組合,提升母子公司協同能力,子公司利潤同比增長超過一倍。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推動資産證券化、理財産品創新,中間業務凈收入同比增加17%。繼續推進降本增效,凈利潤同比增長22%。加強資本集約化管理,通過內生方式有效補充資本,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加強IT隊伍建設和技術創新,增強IT對全行業務發展的支撐能力。

  強化風險管控,促進穩健可持續發展。把管控好風險作為開行改革發展的重要基礎,牢固樹立全行風險責任意識,嚴守風險底線不動搖。研判經濟下行期行業發展和風險暴露特點,出臺授信投向指引,嚴把項目評審入口關。深化全面風險管理,對重點行業進行風險分析、監控和排查,強化貸後管理,保持資産品質穩定。通過完善內部利率定價管理機制、調整資産負債幣種結構等措施,應對利率、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保持資金頭寸穩定,嚴控流動性風險。開展對IT領域風險評估和風險排查,強化以法治手段管控風險。完善審計體制,保障業務平穩發展。

  堅持從嚴治行,保障依法合規管理。完善依法決策機制,建立重大決策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推進重要事項的決策、執行、結果等公開化。召開幹部管理監督工作會議,深入推進反腐敗工作,凈化從業環境,打造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幹部選拔任用機制,加強青年員工培養。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激發分行、子公司經營管理潛力。

  截至2014年末,資産總額超過10萬億元,同比增長26%,外幣貸款餘額突破2,600億美元,繼續保持中國中長期投融資和對外投融資合作主力銀行地位。全年集團凈利潤977億元,年末不良貸款率0.65%,連續39個季度保持在1%以內,資産品質繼續保持同業領先水準。

  深化改革,開創開發性金融服務國家戰略新局面。2015年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開行深化自身改革的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行將堅持開發性金融機構定位,適應市場化、國際化新形勢,充分利用服務國家戰略、依託國家信用、市場運作、保本微利的優勢,進一步完善開發性金融運作模式,積極發揮在穩增長、調結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關鍵時期的支援力度,努力建設成為資本充足、治理規範、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優質、資産優良的開發性金融機構,為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新貢獻。

  行長致辭

  鄭之傑

  2014年,開行認真貫徹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全力服務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加強經營管理和風險管控,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傾力服務實體經濟。支援安徽、遼寧等地新型城鎮化試點,推動城鎮化內涵式發展,發放城鎮化貸款1.11萬億元。支援7大類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發放鐵路貸款1,195億元,連續三年發放超千億元;發放水利貸款814億元,繼續居同業首位。推動“四大板塊”和“三個支撐帶”協調發展,新增中西部和東北老工業基地貸款4,747億元,發放援疆援藏貸款689億元。發起設立積體電路産業基金,發放戰略性新興産業貸款2,182億元、文化産業貸款425億元,支援經濟結構調整。促進民生領域和社會事業發展,發放農業貸款326億元、小微企業貸款619億元、助學貸款147億元,堅持精準扶貧,發放扶貧貸款1,477億元,發放養老貸款5億元,發放應急貸款21億元。

  鼎力支援棚戶區改造。把支援棚改作為全行工作重中之重,成立住宅金融事業部進行集約化管理,實現專款專用;設立棚改貸款審議“快通道”和專項貸款規模,保障項目評審和貸款發放。廣泛引導社會資金支援棚改,降低棚改融資成本。全年發放棚改貸款4,086億元。累計支援總建設面積9億平方米,惠及916萬戶、2,857萬人。

  穩步推進國際業務。繼續推進基礎設施、清潔能源、中小企業等領域的國際合作,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實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參與設立絲路基金,發揮上合銀聯體和中國-東盟銀聯體的平臺支援作用,促進沿線項目取得進展。加拉加斯代表處開業。截至2014年末,外幣貸款餘額2,670億美元。

  強化債券籌資能力。全年發行人民幣債券1.17萬億元,累計發債突破10萬億元。建立一手資金渠道,發行櫃檯債67億元,拓展交易所發債,上交所發債180億元,發行25億元香港人民幣債,首發20億元倫敦人民幣債,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繼續深化規劃合作。參與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及國家“十三五”等重點規劃。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編制完成省市縣新型城鎮化融資規劃36項,省級棚改融資規劃35項。穩步推進國際規劃合作,積極推動規劃成果落地。

  提升金融服務水準。全年承銷債券7,616億元,著力支援棚改等重點領域,發行7隻100億元債貸組合棚改專項企業債券,推出國內首單15億元棚改專項票據。創新抵質押混合資産證券,發行證券化産品933億元;實現資管業務專業管理,累計發行理財産品499款,實現中間業務凈收入139億元。

  深化全面風險管理。強化評審品質管理,開展全面和專項風險排查;推進風險管理責任制建設,完善後評價機制。加強貸後管理,強化第二還款來源風險防範,提升法律風險管控能力;完善內審監督,促進聯合監督長效機制建設。

  提升經營管理質效。持續改進資産負債管理,加強流動性管理,完善內部資金轉移定價調控機制。深化資本集約管理,通過利潤留存和超額準備等方式補充資本1,112億元。降本增效成果顯現,成本收入比控制在4.5%。形成管理流程梳理和組織架構調整方案並啟動實施,流程梳理取得階段性成果。8大IT系統上線投産,二代支付系統平穩切換,營運能力進一步提升。

  業務綜述

  2014年,本行重點支援棚戶區改造,推動鐵路、公路及水電氣管網等領域發展,完善城鎮基礎設施;推動水利、電力等重點領域重大工程建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轉型升級;支援區域協調發展和民生領域建設,紮實穩健開展國際業務。截至2014年末,本行本外幣貸款餘額人民幣7.94萬億元。

  大力支援基礎設施、基礎産業和支柱産業建設

  2014年,本行繼續支援煤電油運、農林水、通訊和公共基礎設施等“兩基一支”重點領域,新增境內人民幣貸款7,102億元。

  ▲鐵路。2014年,本行支援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在鐵路基本建設、資産證券化等領域與中國鐵路總公司開展合作,大力支援鐵路客運專線、鐵路行業“走出去”等項目建設。截至2014年末,本行鐵路行業貸款餘額人民幣7,625億元。

  ▲公路。2014年,本行繼續支援公路行業發展,為建設中西部地區農村公路、“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公路通道等提供資金保障,支援建設高速公路、一級和二級公路、農村公路。截至2014年末,本行公路行業貸款餘額人民幣13,878億元。

  ▲電力。2014年,本行重點推動風電、核電和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建設,支援金沙江烏東德等大型水電站、中節能涼州區100MW並網光伏發電等項目。截至2014年末,本行電力行業貸款餘額人民幣7,724億元。

  ▲農林水利。2014年,本行在農業投融資主體培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質押等方面創新模式和方法,發放農業貸款人民幣326億元。繼續加強與水利部合作,發放水利貸款人民幣814億元。截至2014年末,本行農林水利行業貸款餘額人民幣3,574億元。

  ▲石油石化。2014年,本行加強對重點央企客戶的金融服務,加大對國家戰略和商業石油儲備的支援力度。截至2014年末,本行石油石化行業貸款餘額人民幣5,243億元。

  ▲煤炭。2014年,本行積極推動煤炭産業轉型升級和新型煤化工産業示範發展,支援煤礦瓦斯防治和煤礦安全改造等項目建設。截至2014年末,本行煤炭行業貸款餘額人民幣1,745億元。

  ▲公共基礎設施。2014年,本行把支援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拓展醫療健康、智慧城市等領域,促進城鎮化內涵式發展。截至2014年末,本行公共基礎設施行業貸款餘額人民幣13,021億元。

  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支援自主創新,推動産業優化升級

  ▲區域協調發展。2014年,本行進一步支援中西部快速發展和新一

  輪東北振興,重點推動“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增中西部貸款人民幣4,629億元,佔比65.85%;新增東北老工業基地人民幣貸款796億元,佔比11.33%。新增西藏和四省藏區貸款人民幣147億元,新增新疆貸款人民幣218億元。

  ▲産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2014年,本行推動鋼鐵、煤炭等礦産資源領域重大工程建設和京津冀産業協同發展,完成對寶鋼、鞍鋼集團的綜合授信評審;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技術升級改造,支援株洲時代材料收購德國採埃孚橡膠與塑膠業務。

  ▲戰略性新興産業。2014年,本行繼續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先進製造業整合和開發,構建銀政企合作機制助力産業發展。推動設立國家積體電路産業基金,推動資訊基礎設施等重大網路工程建設。全年發放戰略性新興産業貸款人民幣2,182億元。

  ▲環保及節能減排。2014年,本行通過特許經營、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重點支援迴圈經濟、清潔及再生資源利用等重點領域。截至2014年末,環保及節能減排貸款餘額人民幣9,585億元,同比增長7.2%。

  ▲文化産業。2014年,本行重點支援出版發行、文化産業基礎設施等九大類産業發展,成功運作貴州青岩古鎮整體提升工程、廈門華強文化科技産業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截至2014年末,本行文化産業貸款餘額人民幣1,769億元。

  支援民生領域和社會事業

  2014年,本行創新融資模式,引導社會力量共同支援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中小企業、教育和新農村建設等民生領域發展。開拓養老業務藍海,截至2014年末,累計發放養老貸款人民幣25億元。2014年,本行發放應急貸款人民幣20.8億元,有力支援了雲南魯甸和普洱等地抗震、河南和遼寧等地抗旱及其他救災工作。

  ▲保障性安居工程。2014年,本行把棚戶區改造作為保障性安居工程重點內容,傾力支援棚改重點項目。成立住宅金融事業部,提高棚改業務管理的集約化、專業化、精細化水準。當年發放棚戶區改造貸款人民幣4,086億元,累計支援總建設面積9億平方米,惠及916萬戶、2,857萬人。截至2014年末,本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餘額人民幣7,839億元。

  ▲“三農”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14年,本行發放新農村建設貸款人民幣1,893億元,有力支援了新農村及縣域基礎設施、農村醫療衛生、教育等事業的發展。截至2014年末,累計發放新農村建設貸款人民幣1.6萬億元。

  ▲中小企業。2014年,本行繼續秉持普惠金融理念,持續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援力度,強化融資機制和模式建設,提高業務創新和風險防範能力。截至2014年末,中小企業貸款餘額人民幣2.47萬億元。

  ▲教育。2014年,本行繼續加強與教育部門在高校和生源地助學貸款領域的合作,建立電話呼叫中心和網路平臺諮詢服務體系,幫助大學生創業就業。當年發放助學貸款人民幣146.9億元,支援學生244萬人次。

  ▲扶貧。2014年,本行深化銀政合作,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積極打造服務民生新亮點。支援了農村基礎設施、教育、醫療和特色産業等領域,促進了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截至2014年末,本行扶貧貸款餘額人民幣7,082億元。

  開拓國際業務

  2014年,本行秉持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繼續深化與各國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在基礎設施、裝備製造、能源等重點領域的項目合作;積極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參與發起設立絲路基金,配合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深化多邊金融合作;進一步發揮中非、中葡基金對外投資平臺作用;繼續支援中國企業“走出去”和人民幣國際化。截至2014年末,本行外幣貸款餘額2,670億美元,跨境人民幣貸款餘額564億元,繼續保持我國對外投融資主力銀行地位。

  風險管理

  2014年,本行繼續堅持“服務戰略、管控風險、合理盈利”的經營方針,積極適應經濟新常態下風險挑戰,持續推進風險管理文化建設。進一步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和方法標準,加強重點行業及客戶風險防控,強化重點國家國別風險管理,集團客戶風險IT系統上線運作,優化集團客戶識別認定、風險總敞口和預警管理,持續推進經濟資本、壓力測試和限額管理,持續優化分支機構和子公司風險管理流程和框架,增強風險管理合力。截至2014年末,本行不良貸款人民幣515.61億元,不良貸款率0.65%,連續39個季度保持在1%以內。

  審計師意見

  本行董事會2015年第3次會議于2015年5月5日審議通過了本報告。本行按中國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2014年度財務報告已經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分別根據中國和國際審計準則審計,並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