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家都來造手機

  • 發佈時間:2015-05-06 08:29:57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上接5版

  企業的算盤

  盈利為本 插足有理

  網際網路企業開始做手機,圖的無非兩方面,一是有好處,二是不得不做。

  美圖秀秀創始人吳欣鴻直言不諱:“美圖秀秀推出手機的原因很簡單,不是為了搶佔入口,而是靠賣手機賺錢。”

  自拍可以説是女性的第一需求,5000元的卡西歐自拍神器很受歡迎,美圖秀秀自然也打起了女性用戶的主意。美圖秀秀董事長蔡文勝本人曾説:“美圖秀秀的手機用戶超過1億,加上PC端用戶,累計用戶超過3億,就算只有1%的用戶要買手機,也很厲害。”

  2014年7月,美圖秀秀手機客戶端的截圖顯示,其移動端用戶已經超過2億人。套用蔡文勝的觀點,美圖秀秀只要保證有1%的軟體用戶購買手機,也有2000萬部的銷量。一部美圖秀秀手機定價2199元,對於一家做軟體的公司而言,2000部算得上是大單子了。

  有些公司靠賣手機賺錢,有些則依靠後續收費服務。例如,樂視的擅長領域在上游內容,手機給新用戶的優惠是送一年VIP會員,這對用戶而言更像是一個誘餌。一年之後,會員機和非會員機的巨大差別將會顯現。“現在還不能説,享用了會員服務的用戶很難回得去了,這個群體很可能接著續費”。通過賣手機來獲取源源不斷的收費用戶,這正是樂視移動總裁馮幸所打的精明算盤。

  按照量産成本定價,並不意味著樂視手機不賺錢,樂視不過是換了種賺錢方式。實際上,樂視留給用戶內容上的付費“陷阱”並不少。

  “捆綁”應用才是王道

  做一部手機,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難了。這麼多網際網路公司能打破蘋果的壟斷,做起手機來,首先要感謝的應該是安卓系統。在iPhone出來之前,諾基亞、摩托羅拉、黑莓這些行業的霸主已經瓜分了這個行業。

  蘋果系統iOS屬於蘋果專用,其他廠商看得見、摸不著,但安卓的出現以及該系統的開源,讓國內廠商能夠從蘋果撕下的剩肉裏揀出一些“殘羹冷炙”。安卓系統加上富士康等代工廠的加入,讓“做手機”這件事變成了人人可以參與的遊戲。

  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説,硬體並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設計、行銷、用戶體驗等。雷軍、羅永浩等是懂設計和行銷的。羅永浩就在手機裏捆綁了各种老羅培訓班的英語資料,但用戶若想進一步閱讀——請購買。騰訊則是最擅長經營用戶體驗的。

  對通過廠商移動應用商店和第三方移動應用商店微網志安裝激活的新設備份額佔比進行排名,前3位分別是小米應用商店、360手機助手和百度手機助手。

  可以看出,小米、OPPO、魅族、VIVO、酷派這些手機廠商在自己的定制ROM上對軟體商店的管控是很成功的。智慧手機還在蓬勃發展中,買了某一家的手機自然會優先考慮它的應用。如果某個品牌的手機佔有率能達到哪怕3%,就意味著有幾百萬移動流量被它牢牢控制住了。

  不為賺錢為佔位

  “今年的手機市場不是紅海,是血海。”這是周鴻祎的判斷。不少國內手機企業負責人也表示,現在的手機市場,在慘烈的競爭之下,已經不僅是低利潤,根本就是零利潤。既然賺不到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前赴後繼、樂此不疲呢?

  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很擅長博弈。在 PC 時代,雖然百度最大的現金流來自於搜索,但其也在做視頻和購物,它是真的想超過優酷和淘寶麼?並非如此。它只是為了取得一種均衡力和溢價力,告訴優酷,百度也有視頻;告訴淘寶,百度也有購物。因此到做手機時,網際網路公司也會延續這種思路:手機廠商不與百度深度合作不要緊,我自己也有。

  百度、網易等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做手機是一種戰略性的防禦,佔個位置,因為怕其他家的做大了,變成了平臺,搶了先機。

  對於盛大、阿裏、360這些網際網路企業來説,推出智慧手機是為了搶佔移動網際網路入口,最終在移動網際網路市場站穩腳跟。對於實力不是特別強大的軟體公司來説,手機就是他們掌握入口的契機。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表示,自從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爆發,傳統網際網路公司的危機感遠大於手機廠商,因為在PC網際網路時代已經掌控的入口可能被蠶食或者被新崛起者掠奪,而掌握入口的最佳手段是手機。

  落潮的思考

  那些“不見了”的品牌

  回想起3年前,360曾聯合包括華為、海爾、TCL和夏新等在內的多家手機廠商,推出多款“360特供機”。然而,這個項目很快就無疾而終。

  雷軍這樣評價360特供機的失敗:“小米做什麼東西都能自己控制,你呢?你在做網際網路,但是手機的事你控制不了。你是兩家公司,各懷鬼胎,它不是真正的一體,所以你是沒有辦法跟我競爭的。”

  實際上,此前網際網路公司做手機,大多鎩羽而歸。新品牌涌現的速度往往讓人應接不暇,大可樂、小辣椒、IUNI、青橙、100+、卓普小黑……不少品牌的名字,消費者都會覺得陌生。 在傳統的手機巨頭們看來,這一輪的全民造手機熱更多是一股虛火,在大浪淘沙過後,手機市場只會剩下排名前幾的廠商,大多數的新入者都會碰個頭破血流、鎩羽而歸。

  其中的原因在於,網際網路公司在核心硬體層面沒有話語權與競爭力。同時,手機製造能力不高,就連小米都要受代工限制;至於錘子手機,攻擊其外形、參數的文章在網上比比皆是。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就稱,現在有些廠商把手機看得太重要了,認為它將是未來移動網際網路的唯一入口,是智慧家居的控制中心。“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手機的廠商不可能代替所有的服務廠商,蘋果很成功,但給蘋果應用提供服務的廠商也過得很好,不要過分誇大手機的入口作用”。

  這“燒”一時半會兒退不了

  不過,在那些新興力量看來,手機熱還是會持續“燒”下去。不管是哪種觀點都不否認,手機熱短時間內很難退燒。

  大可樂手機CEO丁秀洪就認為,支撐國內手機市場長期熱下去的原因,一是市場足夠大,每年四五億部的銷量,加上不斷洗牌,甚至有大品牌倒下,讓後來者一直心存希望,特別是前面還有小米那樣的榜樣效應;二是在所有的電子産品中,論創新性、技術升級速度,手機都是第一位的,在各大門戶網站的科技頻道中,手機頻道也是關注度最高的,市場變化和需求會進一步催生出熱度。“手機市場還是會持續熱下去,只是這種熱會伴隨著不斷的洗牌,會不斷有新的企業進來,也不斷有企業出去”。

  結語

  目前跨界做手機的企業雖然很多,但從市場表現來看,除小米等少數成功外,其他都不算理想。錘子手機銷量低迷,格力手機的配置讓網友大跌眼鏡,李陽的瘋狂手機更是讓人覺得瘋狂。企業跨界做手機,光有熱情還不夠,更需要具備別的品牌難以複製的獨特優勢。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説,一邊感嘆諾基亞、MOTO的大廈傾覆,一邊看著國內手機品牌慘烈廝殺,怎能不生出這世界變化快的感慨?當我們成為企業爭奪的對象,就盡享網際網路企業左衝右突帶來的福利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