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七成上市公司慷慨分紅 僅31家股息率跑贏銀行一年定存

  • 發佈時間:2015-05-06 08:29:1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警惕上市公司“過度分紅”背後的利益輸送

   ?依據5月5日的收盤價計算,被稱為分紅“現金奶牛”的貴州茅臺的股息率僅為1.81%,排在A股上市公司股息率第118位

  作為上市公司對股東的一种經營回報,送股和分紅近年來備受投資者的關注。而隨著市公司年度報告的全部出爐,上市公司的分紅情況也呈現在投資者面前。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滬深兩市共有1969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分紅送轉預案。從分紅狀態來看,有260家公司表示已經實施完畢,3家公司取消分配利潤,530家公司獲得股東大會通過,3家公司股東大會否決,1069家公司獲得董事會決議通過,104家等待實施(含股權等級當天)。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年來,監管部門加強了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監管力度,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加入到現金分紅的大軍中,以前經常出現的“鐵公雞”如今已變得越來越少。上市公司通過分紅來提高中小投資者的黏度,穩定投資者群體。

  1969家公司分紅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止到目前,滬深兩市1969家宣佈分紅送轉的公司中,共有1914家上市公司涉及現金分紅(部分公司也包含股票送轉),有55家公司只送轉股票。其中,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超過10元的上市公司一共有15家,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超過1元的公司有1042家,另外有857家公司現金分紅不足1元。

  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超過10元的公司分別是:貴州茅臺、格力電器洋河股份斯萊克雙匯發展上汽集團大商股份亞邦股份九牧王森馬服飾美的集團羅萊家紡三聯虹普永大集團宇通客車

  在報告期內,貴州茅臺給股東的經營回報是擬每10股送1股派發現金43.74元(含稅);格力電器擬每10股轉10股派現30元(含稅);洋河股份則擬10轉4股派現20.00元(含稅);斯萊克擬每10股轉12股派現15元(含稅);雙匯發展擬10股轉5股派現14.20元(含稅);大商股份擬每10股派12.60元(含稅);上汽集團則擬每10股派13.00元(含稅);亞邦股份、九牧王、森馬服飾、美的集團、羅萊家紡、三聯虹普、永大集團和宇通客車等派發的現金紅利均為每10股派發現金10元(含稅)。

  綜上數據可以看出,2014年參與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要多於往年的數量。數據顯示,2013年,滬深兩市共有1908家公司宣佈分紅方案,其中,現金分紅的公司僅有1868家。而2012年,滬深兩市僅有1809家公司宣佈分紅方案,而現金分紅的公司僅有1778家。

  對於上市公司積極參與分紅一事,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上市公司留存收益如果不分紅的話,則很難找到其他投資渠道,加上上市公司融資門檻低,導致上市公司給投資者的回報逐漸增多。另外,很多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都是通過杠桿進行資本運作,分紅也有利於減輕股東現金流壓力;另一方面則是隨著監管層對市值管理、資訊披露、分紅等新思路的推動,以及註冊制後大量新股上市的競爭,上市公司也可能希望通過不斷分紅來提高中小投資者的黏度,穩定投資者群體。

   1877家公司股息率低於3%

  眾所週知,每逢年報披露其,高收益、高分紅的上市公司都會迎來投資者的熱捧。而吸引他們的無疑是分紅這塊大蛋糕。

  從上市公司擬派現金額來看,貴州茅臺擬每10股送1股派發現金43.74元(含稅)的分紅方案成為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分紅榜的第一名。而從近幾年的分紅記錄來看,貴州茅臺也被投資者稱之為兩市現金分紅的“奶牛”。

  不過,在上市公司“慷慨”分紅的背後,投資者也給上市公司算了一筆賬。那就是股息率多少,相比“現金奶牛”,“高股息率”會更吸引投資者。

  事實上,在投資實踐中,股息率是衡量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尺規之一。很多投資者開始拿股息率作為挑選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參考標準,如果連續多年年度股息率超過1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則這支股票基本可以視為收益型股票,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

  為此,《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數據分析了兩市上市公司的股息率,看看有哪些公司2014年的股息率能跑贏銀行定期存款。

  依據5月5日的收盤價計算,滬深兩市1908家可統計到的股息率來看,僅有31家公司的股息率超過3%,而剩下的1877家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均低於3%。而在資本市場上近期被投資者追捧的中國一重的股息率僅有0.0087%,在可統計到的上市公司中成為股息率最低的一家公司。

  根據股息率高低次序排列來看,方大特鋼的股息率排名第一為9.5%。格力電器排在第二名,股息率為5.6%,上汽集團的股息率為5.04%排在第三名。而被稱之為分紅“現金奶牛”的貴州茅臺的股息率僅為1.81%,排在A股上市公司股息率第118位。

  可查數據顯示,2014年,銀行一年的定期存款利率最高為3.3%,多數銀行實行3%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如果按照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為3%來看,僅有31家公司的股息率跑贏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也就是説,1908家公司中,股息率跑贏大盤的上市公司佔比僅為0.02%,有98%的上市公司股息率沒有跑贏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

  ■胡瀟瀅

  近年來,監管部門陸續出臺多個政策鼓勵現金分紅,資本市場中,很多上市公司從“鐵公雞”變成了到“現金奶牛”,上市公司分紅水準在逐年改善,對待股東也顯得愈發“慷慨”。2014年,上市公司分紅情況令人欣喜,擬派發現金紅利(含已派現)合計約7391.79億元,同比增4.11%。

  2014年年報顯示,很多上市公司推出高分紅,其股息率超過一年期定存,這讓“回報投資者”成為現實。但是,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上市公司的分紅尤其是高送轉分紅,原本是業績持續向好、股價處在高位的上市公司為了攤薄每股盈利,是公司對業績的持續增長充滿信心的表現。然而,一些績差公司,甚至出現虧損情形的公司,仍舊慷慨推行高送轉。上市公司“過度分紅”背後的動力是什麼?

  高送轉原本是業績持續向好、股價處在高位的上市公司為了攤薄每股盈利,表明公司對業績的持續增長充滿信心。然而,一些績差公司,甚至出現虧損情形的公司,仍舊慷慨推行高送轉。

  例如年初,*ST海潤欲推出每10股轉增20股的分紅方案。一週之後,公司發佈令人大跌眼鏡的預虧公告:預計2014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億元左右。一方面是巨虧,另一方面是高分紅預案,如此強烈對比引發市場關注,監管部門也介入調查是否存在內幕交易。

  對於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而言,也可以借高送轉股價上漲的東風,實現減持套現的目的。

  如推出10轉增20股的賽象科技,在股價一路大漲中,大股東不斷減持,根據計劃其減持目標高達5700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28.76%。此前宣佈10股轉20股派0.6元的萬邦達,近日控股股東和公司董事、監事相繼減持。此外,美邦服飾東陽光科等公司均在發佈高送轉公告後連續遭到股東套現減持。

  2013年之前,分紅少融資多曾是A股市場中一大頑疾,如今,隨著監管部門對分紅政策要求日趨嚴格以及投資者維權意識的提高,分紅已經不再稀缺,但是“過度分紅”對中小投資者帶來的“陷阱”應該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高送轉不應該成為一些公司用來為大小非套現護航的工具,利潤分配亂象應休矣。(記者 夏 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