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結構調整引領綠洲農業提質增效

  • 發佈時間:2015-05-06 05:32:10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革文通訊員白玉瑋

  春耕時節,行走在肅州鄉村廣袤的土地上,一株株青苗拔節吐綠,一隻只牛羊膘肥體壯,一樹樹桃花芬芳綻放……現代農業孕育出的無限生機,正激發著肅州農民增收致富的激情和力量。

  近年來,酒泉市肅州區緊抓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的有利時機,堅持産業園區建設和特色産業發展兩輪驅動,不斷加大結構調整力度,逐漸走出了一條“園區化、企業化、迴圈化、産業化”的“四化一體”現代農業發展之路,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14年,全區農業總産值達58.35億元,農業增加值達27.81億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11748元。

  建園區,引領農業提質增效

  肅州區銀達鎮六分村地處戈壁邊緣,“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曾是這裡的真實寫照。從2012年開始,為有效節約耕地資源,發展現代設施農業,肅州區把發展非耕地設施農業作為調整優化産業結構、提升種養效益的突破口,大膽嘗試蔬菜有機生態無土栽培技術,在荒漠戈壁上搭溫室、建園區。

  不到3年時間,六分村徹底變了樣:錯落有致的溫室、通達順暢的道路,青翠欲滴的黃瓜、嬌艷似火的番茄……戈壁變成了聚寶盆,不但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而且也讓肅州區走出了一條“採光多、用水少、技術新、效益高”的非耕地設施農業發展路子。

  “去年,我經營大棚的收入達40多萬元哩。”48歲的葛明科是銀達鎮六分村八組農民,銀達農業産業園開發之初,他就在園區建了3座日光溫室種植蔬菜。2013年,他又在園區承包了29座大棚。“園區基礎設施條件好,水、電、路都方便,入園即可直接種植,既輕鬆又便捷。”

  作為肅州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十大核心園區之一的銀達非耕地農業産業園,僅僅是肅州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肅州區堅持用工業化理念謀劃現代農業,跨鄉鎮區域佈局建設了非耕地農業産業園、高效制種産業園、標準化養殖産業園、農産品加工産業園等十大農業産業園,示範引領全區農業現代化總體推進。

  2014年,肅州區投入3389萬元實施農業産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招商引企入園發展,引導涉農企業、經營大戶入駐産業園培育示範區主導産業。去年,各産業園新增入園企業28家,新增日光溫室711座,養殖小區11個,投資總額達到1.65億元,高效設施農業收入佔農民總收入的41%,産業園區示範引領、助農增收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調結構,特色産業規模壯大

  走進位於肅州區泉湖鄉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萬畝核心園區內的泰禾草莓園,只見一顆顆嬌艷欲滴的草莓散落綠葉之間,寧長友夫婦正忙著給草莓掐秧培肥。草莓成熟期,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到他的草莓園採摘新鮮草莓。“大家到我這裡,不僅體驗了農事的快樂,而且也幫我解決了草莓銷售問題。”寧長友説道。

  近年來,肅州區加大以日光溫室、塑膠大棚為主的設施農業發展力度,按照“集中連片、示範引領”的思路,在抓好農業産業園日光溫室建設的同時,在各鄉鎮分片建設科技園區、高效大棚種植示範小區、日光溫室小區。截至目前,全區佈局建設百畝連片塑膠大棚小區53個,百畝連片鋼架大棚小區49個,50畝以上日光溫室小區51個。建成了泉湖鄉現代農業展示中心等4個300萬株以上的集約化育苗基地,全區蔬菜面積達到20萬畝。在設施蔬菜等高效産業的帶動下,全區種植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實現種植業總産值28.71億元。

  針對農戶散養畜禽佈局分散、飼養規模小、品種單一、疫病防治難度大等問題,肅州區積極調整養殖佈局,大力發展規模化養殖。2014年開工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36個,建成牛羊標準化養殖企業和養殖場86個,發展萬元規模養殖戶1.6萬戶,全區畜禽飼養總量達到820萬頭(只)。

  “建立標準化養殖園區的目的,就是將新品種、新技術和先進生産模式引入養殖業,促進農民增收。”肅州區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馬君峰説。

  通過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産業,優化結構佈局,目前,肅州區已初步形成了“一區兩帶三産業”的區域格局,即以城郊種植蔬菜為主的城郊農業區,以中北部鄉鎮為主的蔬菜與經作制種複合産業帶,以沿山鄉鎮為主的制種與草畜産業複合帶。蔬菜、制種、草畜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産業。三大支柱産業收入佔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58%。

  抓創新,産業化進程加快

  從裝飾裝修工程“轉戰”農業領域,對於酒泉金碩元現代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呂東來説,這是他職業生涯的一次重大轉變。“現代農業發展已顯露出大好時機。”為此,2014年3月,呂東正式註冊了酒泉金碩元現代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從事樹莓種苗培育、訂單種植、精深加工、産品銷售、儲運物流等。

  為了鼓勵企業投身農業,肅州區每年拿出1000萬元作為現代農業發展扶持資金,這為投資農業生産的企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金融支援。目前,肅州區已有56家企業投身農業産業發展,投資畜牧、種植、養殖、休閒農業等産業。

  在吸引企業投身現代農業的同時,肅州區還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在確保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的基礎上,鼓勵和支援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至目前,全區培育流轉土地面積100畝以上、流轉期限在5年以上的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主體60個,流轉規模在1000畝以上新型經營主體8個,全區流轉土地面積累計達到15.45萬畝。通過土地流轉,擴大了土地生産規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時促進了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農民變身産業工人,既獲得了土地流轉的收入,還通過打工掙到了工資,收入穩步提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