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影視“網際網路+”:已滲入全産業鏈

  • 發佈時間:2015-05-05 15:30:0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際網路+”早已不是什麼新鮮的詞彙。網際網路對於傳統影視的改造也並非一朝一夕。

  有望在五一檔後衝破三億票房的電影《何以笙簫默》就是一個網際網路+影視的例子。網路文學的基因承襲,電影O2O線上購票選座的成熟,還有大數據創作、網路行銷、網路窗口期、網際網路資本跨界等諸多網際網路因素,都是其在聲勢和票房上雙豐收的動因。

  《何以笙簫默》出品方樂視影業的CEO張昭表示,“現線上下鋪好了,行銷體系也基本做起來了,和樂視網整個線上的系統逐漸打通,O2O的體系已經建好了。”

  而創新工場聯合創始人汪華則點明,網際網路給了電影新的發展空間,原本製作一部電影會有很多的“資源屏障”,現在來看網際網路正將它們一一打破,並且還在擴充著。

  網路IP重生 大數據指引改編

  IP,也就是智慧財産權。它可以延伸為指代具有商業價值的任何文化産品。去年,網路IP大爆發。《匆匆那年》、《十萬個冷笑話》等等在電影市場都取得了票房成功。《何以笙蕭默》更是一部從2003年起在網上連載,出版後暢銷百萬餘冊,網路點擊破千萬的強勢網路文學IP。

  網路IP有著“接地氣”,經歷了考驗等多重優勢,而高價值的網路文學IP更是通過點擊量、出版量等數據的考驗。

  但平心而論,網路文學IP並非完全無阻的通行證。類似網路文學《花千骨》這些作品的影視改編權合約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經簽訂完畢,中間經歷如此漫長的等待期,排除“雪藏”的可能性,也充分説明各家影視公司對這些“大IP”的消化過程並不如想像中的順暢。後期改編難以滿足已有粉絲口味、版權糾紛、雷同題材大量複製等待都是不容小覷的IP常見問題。

  因此優秀的IP,還需要在後期改編上借力網際網路的大數據屬性。演員秦海璐就曾在2015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表示,大數據給電影行業帶來了很多影響。

  網際網路大數據和用戶需求挖掘可以更加準確地捕捉觀眾的興趣,製作方不用像押寶一樣,而是能有所判斷和取捨,也降低了投資的風險。

  線上售票選座成為新金礦

  除了給IP改編提供支援,大數據在電影的策劃、製作、行銷等環節都日益重要。而大數據中的消費數據則讓線上購票選座系統成為網際網路+電影的新金礦。

  2014年線上售票平臺積累近3億觀影人次單年消費數據。阿裏、百度等也紛紛佈局,通過收購等方式將線上購票業務括入囊中。今年3月,線上售票的交易額已超過線下銷售。海量消費者大數據已開始推動電影産業鏈各個環節的變革:

  大數據是投拍製作電影的新風向標,而院線可以根據線上購票系統提供的消費數據來調整排片,提高上座率;線上購票平臺記錄下消費者的消費偏好以便向其進行精準宣傳。

  大數據是線上購票對於上游的價值,對於下游的消費者來説,線上購票網站及APP比線下銷售渠道價格更低,而且移動支付、線上選座非常便捷。

  明顯可以看到的是,除了網際網路基因的影業公司,傳統院線也在搶灘網上售票。萬達院線2014年線上票房銷售收入超過12億,線上銷售佔比28.5%。2015年計劃實現線上消費佔比超過50%,對應線上票房銷售20億以上。

  更多出口 更多盈利方式

  網際網路不是萬能的,但網際網路真的可以增加更多的可能。

  行銷出口來看,網際網路參與到電影的宣傳發行環節,無疑能幫助影片點燃市場。微影時代CEO林寧在北京電影節騰訊主題論壇上坦言:“《速度與激情7》在中國巨大的影響。在那一天我們投了一個朋友圈廣告,整個市場被點燃了,那是一個瘋狂的週末,每個電影院裏都一票難求。”

  的確,網際網路的宣傳效率非常高,而人都是有資訊恐慌的。朋友看了,自己沒看,會産生資訊壓力。網際網路參與到宣傳發行,將人們包裹在電影的資訊洪流中,自然會推高觀影需求。

  影片播映出口來看,網際網路視頻行業的成長也為影片製造了新的出口。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微網志)曾向騰訊科技透露,中國去年拍了700多部電影,但上線的只有200部左右。美國去年拍了400部,上線200部。美國那些沒有上線的電影都在付費頻道播出了,並沒有浪費。

  網際網路的存在,讓院線無法消化的影片有了播映渠道。網際網路付費點播成了一個新的出口和盈利方向,而過去影片完全依賴院線票房收入的單一模式將被徹底顛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