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型城鎮化規劃“新”在哪?

  • 發佈時間:2015-05-05 06:29:44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熊筱偉

  “新型”二字,是《四川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最突出的特點。和過去的城鎮化規劃相比,它究竟“新”在哪?記者邀請省城鄉規劃編制研究中心主任高黃根、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樊晟進行了解讀。

  關鍵詞:發展方式質速並重,統籌農村發展

  截至2013年,我省城鎮化率低於全國平均水準8.8個百分點。高黃根認為,該現狀決定了四川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既不能按傳統觀點一味追求城鎮化發展速度,也不能為提高城鎮化品質而忽視速度。《規劃》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4%左右,和全國差距將縮小到6%;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38%左右。“品質和速度並重,這更符合四川城鎮化實際。”

  和傳統城鎮化建設只關注城鎮不同,《規劃》也統籌了農村發展。樊晟認為,《規劃》對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發展等諸多方面都作出安排,徹底改變了“就城鎮論城鎮”的發展方式。尤其是提出打破城鄉二元分離管理體制,在全國範圍內開創了將農房建設納入政府監管的先河。

  關鍵詞:城市群杜絕“一城獨大”、“攤大餅”

  《規劃》提出,構建“一軸三帶、四群一區”的城鎮化發展格局,強化了各城市群間聯繫,有利於我省“多點多極”戰略的實施。高黃根認為,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推進城鎮化,既是落實國家城鎮化空間發展戰略的需要,更是我省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客觀要求。

  在城市群中,“一城獨大”、“攤大餅”等城市病將找到“藥方”。《規劃》提出,成都要疏解非省會城市主導功能,強調要制定産業發展的負面清單。高黃根表示,這將推動成都轉型,促進其由單中心向多中心、組團式發展轉變;《規劃》同時提出,打破科學劃定城鎮發展邊界,明確開發強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樊晟認為,通過集約節約發展,城鎮將有更多空間和能力保持良好生態,減少資源浪費。

  在城市群中,小城鎮將找到自己的角色。《規劃》明確提出抓好“百鎮建設行動”,培養一批工業、旅遊、商貿強鎮,帶動全省小城鎮健康發展。高黃根認為,我省小城鎮發展將迎來黃金機遇期。

  關鍵詞:人的城鎮化將實現農民工住房保障制度化

  傳統城鎮化重點強調“城的建設”,新型城鎮化核心則是“以人為本”。樊晟認為,圍繞如何把城鎮建好、建美、建優,從而更好服務於人,是《規劃》的一大亮點——依託城鎮的聚合載體作用,構建綠色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將在經濟、服務、文化、居住、消費等諸多層面,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針對農民工的住房保障。根據省統計局相關報告,“住房沒有保障”已成為我省農民工轉為城鎮戶口所擔心的核心問題。《規劃》提出實施“農民工住房保障行動”,每年將不低於30%公共租賃住房定向提供農民工,特別強調要實現農民工住房保障制度化,這在全國尚屬首次。高黃根説,這將有效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我省戶籍城鎮化發展水準。

  關鍵詞:多規合一將實現城鄉空間資源統一安排

  “多規合一”是指統籌銜接城鄉規劃、經濟社會發展、土地利用等多種規劃,在一個市縣範圍裏融合形成統一的建設規劃,以實現城鄉空間資源的統一安排。《規劃》明確提出,將實施“多規合一”的縣(市)域全域規劃,統籌安排生態建設、農田保護、産業發展、重大設施和城鄉建設等各類用地,確保全域空間得到合理有序利用,實現一個縣(市)一本規劃、一張藍圖。

  高黃根認為,“多規合一”將有效避免當前空間規劃體系龐雜、規劃間不協調等“頑疾”,有利於形成現代化的規劃行政體系和規劃法律體系,避免規劃盲目與混亂,讓規劃充分發揮對空間資源配置的引領和調控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