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紅十字精神凝聚社會正能量

  • 發佈時間:2015-05-05 05:12:3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郝林娜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紅十字會大力弘揚紅十字精神,積極倡導人道文化,激發和凝聚社會和諧正能量。同時,隨著中國國力增強,中國紅十字會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對外交往工作,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

  中國紅十字會秉承著“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已成為保護生命健康,發揚人道主義精神,促進世界和平進步的重要國際組織。

  大力開展人道救助

  “當前,中國紅十字會的災害救援,已從過去單一發放救災物資過渡到以防災、減災、備災為基礎,以救援、救助、重建為重點的全方位救災模式。”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王海京介紹説,自2008年汶川地震伊始,到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每一次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印有“紅十字”標誌的帳篷、物資,佩戴“紅十字”標誌牌的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總是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災區。

  據王海京回憶,汶川地震發生後的兩個月,大批救災物資堆積在機場無法及時運出,缺乏科學管理的志願者大量涌入,這些現象凸顯出紅十字會應急救援體系不足。為此,從2009年開始,中國紅十字會著力打造標準化、科學化的應急救援體系。如今,紅十字系統的綜合應急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還引導社會資源向患兒和農村傾斜,最終降低甚至消滅貧困患兒家庭的災難性醫療支出。此外,中國紅十字會通過普及生命安全與急救知識,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讓更多救護知識走近百姓身邊。

  積極倡導人道價值

  青少年與志願服務工作是傳播紅十字文化的重要一環。通過紅十字志願服務弘揚紅十字精神,在青少年中積極開展國際人道傳播,是紅十字會倡導人道價值的重要方式。中國紅十字總會宣傳部部長姚立新認為,通過廣泛開展紅十字志願服務,可以弘揚志願服務精神,使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成為人們基本的生活方式。

  紅十字會還在青少年群體中實施探索國際人道法教育項目,以促進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2010年的上海,一場觀摩課程在上海市位育初級中學進行,同學們就如何進行人道援助展開討論。時任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副主席的克裏斯蒂娜·比利女士參訪後感慨,她在這裡親身感受到紅十字精神“像空氣和水”般融入了大家的日常生活。據了解,自項目實施以來,已有超過10萬名青少年從探索人道法項目中受益。

  作為一名紅十字志願者,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任藝早在2001年,就成為了紅十字青少年會員。步入大學,他加入校紅十字會,正式成為一名紅十字志願者。近年來,越來越多如任藝一樣的紅十字青少年,正在加入紅十字的事業中,以他們各自的方式踐行人道價值,在不同領域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拉近中國與世界距離

  去年10月17日,湖南省11歲的絕症男孩劉愛(化名)走完了短暫的人生旅程。劉愛的父母強忍悲痛,捐獻出兒子的心臟、肝臟、眼角膜等7個組織、器官,此舉換來了另外6名患者的重生。

  自2010年初,中國紅十字會受原衛生部委託,開展器官捐獻試點工作至今,已有數千位“劉愛”捐出“生命的禮物”,讓大愛永存世間。截至2014年12月,全國累計完成器官捐獻近3000例,捐獻器官7000多個,7000余名器官衰竭患者因此獲得醫治。

  與此同時,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紅十字會中華骨髓庫累計為4680多名患者提供造血幹細胞,其中向國(境)外患者捐獻183例。

  協助政府開展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也是中國紅十字會發揮“政府在人道領域重要助手”作用的鮮明體現。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碩鵬認為,中國紅十字會已經成為國際緊急人道主義救援的重要參與方。通過各種交流合作,中國紅十字會逐漸走到了世界舞台中央,展現出一個發展中大國紅十字會的形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