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上海在行動

  • 發佈時間:2015-05-05 04:30:5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胡立剛

  農業生態環境關係到上海這座城的生活品質和發展後勁,因此,上海未雨綢繆,連續五輪實施了《上海市環境保護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市農委制定了《上海市2015-2017年化肥減量計劃》,行動取得了怎樣的成效?農業生態環境是否能經受住重大挑戰?借著2015全國園藝作物水肥一體化和水溶肥技術研討會的機會,記者專門就該話題採訪了市農委副主任殷歐、市農技推廣中心主任朱建華等相關人員。

  基礎牢不牢看看數字就知道

  “耕地品質是保障基礎生産能力的第一要素,又是農産品品質安全的物質基礎,而化肥農藥雙減則體現了農業生態價值的潛力和希望,上海在這方面起步比較早,十年前後的數據顯示,上海耕地品質基礎牢,藥肥雙減前景看好。”殷歐説。

  殷歐介紹説,與2004年上海市第一次耕地地力調查、評價結果相比,2013年第二次耕地地力調查與評價結果讓公眾頗感欣慰。高産田佔耕地總面積近56%,提高了近5%;中産田佔耕地總面積超30%,低産田佔耕地總面積不到19%,耕地地力等級呈現高産田增加、中産田持平和低産田減少的格局。

  與其他地區突發土壤重金屬污染不同,上海都市農業的戰略定位預防了上海耕地被重金屬污染的風險,符合綠色食品産地環境技術條件的土壤樣本數佔總樣本數近86%,符合二級標準的佔總樣本數近11%,超過土壤環境品質三級標準的土壤合計面積202畝,已于2006年退出食用農産品生産。2010年以來每年抽檢地産稻穀等農産品樣品,重金屬檢測結果全部符合國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地産農産品品質安全可控。

  通過積極開展農田化肥和農藥使用“雙減”技術的示範和推廣,上海市化肥、農藥總用量大幅度減少。肥藥雙控措施得力,農業秸稈廢棄物綜合處置率也大幅度提高,蔬菜秸稈廢棄物處置率100%,稻麥秸稈機械化還田80%以上。

  穩基礎必須有措施

  在工業化、城鎮化背景下做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文章,不能依賴利益刺激農民的保護積極性,更不能花拳繡腿,而應該採取科學規範的措施,在這方面,上海不僅起步早,而且還體現出上海的智慧和能力。

  記者了解到,上海已建立了全覆蓋的耕地品質監測網路,其中3個國家級耕地品質監測點,100個市級、400個區縣級耕地地力監測點和100個土壤環境品質監測點,定期進行耕地地力和土壤環境品質監測。

  朱建華告訴記者,目前市郊建立了11個千畝以上的三年環保行動計劃農業示範區域,整合推廣秸稈還田、綠肥種植、有機肥還田、種養結合技術。通過推廣應用三肥(商品有機肥、專用配方肥、綠肥)和新型植保機械、統防統治、綠色防控防治等各項技術措施的實施,減少示範區化肥農藥使用和流失,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用智慧迎接新挑戰

  “上海都市農業發展離不開優質土壤,上海整建制推進全國農業示範區建設更需要保持農業生態環境的優勢,為此,市農委制定了《上海市2015-2017年化肥減量計劃》,至2017年,化肥畝均使用量在現有基礎上減少10%,用行動迎接新挑戰。”上海市農委蔬菜辦主任陳德明的話,揭示了上海整建制推進國家級農業示範區建設的行動綱領之一。

  上海大小麥、綠肥和冬季深耕曬垡各佔三分之一的“三三制”茬口模式近年來成效顯著,特別是把“三三制”與家庭農場等新型主體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結合起來之後,效果更為明顯。上海的精準土壤、養分、水分資源管理與産業的匹配度越來越高,但是,和發達國家比較,上海的人才、技術、資本等各項優勢還沒有充分聚集起來,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也還沒能體現“上海模式”優勢,因此,在現有理念和措施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化解挑戰,引領中國農業現代化,上海必須有更多更有效的行動。

  近日舉辦的2015全國園藝作物水肥一體化和水溶肥技術研討會或許開了一個好頭。記者發現,除了外省市參會人員外,來自上海産、學、研、推、用等農口環節的近300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在為時6個小時的研討過程中,幾乎沒有人提前離場。

  由此可見,圍繞蔬菜、果樹、觀賞植物這三大類經濟作物群展開水肥一體化技術研討,政府的引導推動,引起了市場主體的主動回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