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資訊如何進村入戶

  • 發佈時間:2015-05-05 04:30:5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蔣文龍朱海洋

  説起這村裏的“益農資訊社”,朱金洪總有道不完的感謝,因為他每年都為家裏養的雞發愁銷路,去年通過該社在網上發佈資訊後,沒幾天,上海等地的買家就紛紛來電訂購,一位杭州市民還驅車到他家,現場簽了長期訂單。現在,老朱的雞非但不愁賣,價格還翻了兩倍多。

  這還只是其一,現在老朱辦啥事都往資訊社跑:充話費、繳水電費、取錢、網購,等等,甚至養殖出了問題,也要往那打電話直通農技專家。

  真有這麼方便?近日,記者專門來到老朱的村子——浙江省遂昌縣三仁畬族鄉排前村,一探究竟。

  進一個門,辦百樣事

  在排前村村委會,門口一塊“益農資訊社”牌子赫然可見。雖然單層磚瓦房顯得略微簡陋,移步入內,卻發現功能十分齊全。

  27歲的葉宗霞迎了上來。幾年前,小葉從河南嫁至排前村,2012年任專職代辦員,從這以後,別人口中的“外地人”,成了“貼心人”,不管白天晚上,有事村民都找她。

  別人評價這益農資訊社:進一個門,辦百樣事。名副其實!小葉告訴記者,這裡可以免費提供25個政府部門的138項行政服務事項,60多家企業52類商業服務,以及諸多公益服務。

  “不信你看。”葉宗霞拿出一本台賬,裏面清晰地記載著每天村民來辦的事:取錢、代購、複印、諮詢等等。甚至有村民家裏電視機壞了,種茶大戶招採茶工,家裏孩子臨時沒人帶,大家都往這跑。

  “以往村民遇到問題,到了鄉里,一來一回半天工夫沒了不説,還經常無功而返。現在跑一趟益農資訊社,啥事都交給小葉,一切都能搞定,真是方便。”村民王渭陽説。

  村委會主任雷月新告訴記者:“小葉能幹啊,村裏人都叫她‘全職管家’。現在,村民完全離不開便民服務中心,村‘兩委’還讓小葉兼職村報賬員,不但為村民服務,還為村‘兩委’服務。”

  聽著這些溢美之詞,葉宗霞有些難為情。她説,個個村民是考官,年終獎金髮多少,關鍵取決於他們的打分,服務起來自然格外用心。

  圍繞農業生産做服務

  排前村不少村民靠種茶、種竹發家致富。農忙時節,農民最愁兩樣東西:用工和銷路。如今,這些問題,因為“益農資訊社”,緩解了不少。

  村民翁和強家裏有幾十畝茶樹,為了能讓茶葉早點上市賣個好價錢,明前茶往往需要大量採茶工,可眼下農村勞動力越來越少,每年都為請人犯愁。今年他換了個法子,3月14號就早早來到益農資訊社,讓葉宗霞在五村聯網勞務供需平臺上發了條用工資訊,沒想到,幾天后,採茶工便招齊了。

  除了聯繫用工,葉宗霞還能幫村民把自家的農産品資訊發佈到農民信箱上。農民信箱是浙江傾力打造的網路服務平臺,其中一項重要功能就是幫農民推銷農産品。

  “以前不少村民完全不知道有農民信箱這回事,現在通過資訊社,已幫他們推銷了不少毛竹、茶葉和雞蛋等農産品。銷路開闊了,大夥兒的生産積極性也越來越高。”葉宗霞説。

  採訪中,一位村民徑直走進來,拎起櫃檯上的電話,記者以為是閒聊,沒想到,電話那頭是農技專家,村民正著急請教專業知識。

  這部電話叫做“12316為農資訊服務熱線”。去年,遂昌縣農業局專門組建一支專家隊伍,成員包括十大産業首席專家、縣級農技指導員、鄉鎮責任農技員,以及各類生産經營主體負責人。村民拎起電話提問,便由他們對接回答,若還解決不了,可直接對接省級雲呼叫中心。

  另外,一些政策性問題,村民則可直接向代辦員諮詢。記者在記錄本中看到,近期就有不少村民詢問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土地流轉、農村養老保險等事宜。

  “三位一體”

  資訊進村入戶,其本質是解決農村資訊化的“最後一公里”問題,關鍵是如何實現可持續的運營能力。像排前村一個點,每年運營成本兩萬多元,若全由政府承擔,將是一筆巨大開支。

  浙江早在2011年,即建成了覆蓋全省的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網路,但農村公共服務依然存在投入不足、水準偏低等問題。遂昌創新性地提出:能否由“政企社”共建,探索建立便民服務中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在這張藍圖中,政府、服務商、運營商成“鐵三角”關係。遂昌嘉言民生事務服務有限公司作為運營機構,與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中心相融合,由行政村無償提供辦公場地和設施,嘉言民生則負責對場所進行標準化改造,以及專人聘任和日常運作,提供一站式的農村公共服務。

  遂昌縣政府向嘉言民生公司購買服務,但並非放手不管,為此,聯合20多個職能部門,組建聯席會議制度和工作指導團,設置了運營機構準入制度和服務事項準入制度,負責資源整合和指導監督的職能;電信、郵政、金融等服務商,則負責提供商業服務的通道,入駐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同時需向運營商繳納一定的佣金。

  遂昌縣以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為載體的益農資訊社,就是這種政府主導、企業運營、社會協同的“三位一體”模式下的産物。基於前期的探索和實踐,2014年,農業部把遂昌確定為全國首批資訊進村入戶試點縣。

  至此,“益農資訊社”的牌子挂上墻頭,遂昌開始了農村資訊進村入戶的新征程。按照試點要求,遂昌進一步提出標準化建設理念,通過整合供給碎片化資源和需求碎片化資源,推動各項行政服務、各類農業公益服務和電子商務資源接入,形成可持續運營機制。

  目前,遂昌已建成150個統一標準的益農資訊社,每個服務站點均提供行政服務、市場服務、公益服務等涵蓋群眾生産生活的200多項服務,農民可在這裡享受一站式、全方位的“貼心管家”服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