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二氧化碳+水=柴油?沒錯!

  • 發佈時間:2015-05-05 01:30:3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柏林5月4日電 (記者顧鋼)德國奧迪汽車公司新燃料實驗室與德累斯頓的新能源企業Sunfire合作,近日成功開發出利用二氧化碳加水生産柴油的工藝,這一合成柴油新工藝有望在大氣保護和資源利用方面開闢一個嶄新的途徑。

  這個被稱為“e柴油”項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成液態燃料(PtL),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其生産步驟非常簡單:首先是將水在鍋爐裏蒸發,在800攝氏度高溫下將水電解成氫和氧,這是普通的電解水技術,電解過程使用的電能是電網低峰時期富餘的生態電能;第二步是將電解獲取的氫和二氧化碳在高溫高壓下進行合成反應,生成長鏈的液體碳氫化合物,這種被稱為“Blue Crude”的碳氫化合物具有70%的能源轉化效率,不亞於化石燃料的能源轉化效率,而且不含硫和芳烴雜物,具有十六烷值(表示柴油在柴油機中燃燒時的自燃性指標)高、燃點低等特點。

  在德累斯頓的項目實驗室裏,利用這項新工藝每天可製成160升的合成柴油,雖然目前的産量還非常小,但如果能夠實現工業化生産,未來的應用前景不可估量。項目負責人曼高德稱,奧迪的“e燃料”對電動汽車將是一個重要的補充,利用二氧化碳作為燃料不僅對汽車工業是一個創新,而且還可以應用於其他領域。

  德國聯邦教研部對這個項目給予了支援,教研部部長萬卡稱,這個項目如果成功,“二氧化碳就可以用來作為原料,這將對大氣保護、資源效率,以及邁向綠色經濟之路作出決定性的貢獻”。

  總編輯圈點

  當前社會渴望在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和日趨急迫的環境保護之間尋求完美平衡。德國奧迪公司的這項“e柴油”技術,讓這一目標變得觸手可及。以水和二氧化碳為原料,在電能和高溫高壓下,將短小氫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轉化為長鏈的碳氫化合物,這種從化學分子結構上看似簡單的變換,卻能對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産生革命性的影響。或許,這才是未來科技社會的本質,即借助高科技的手段,讓人類能更有效地發展自己,也更有效地保護自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