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整合資源的新探索
- 發佈時間:2015-05-04 02:31:34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吳晉斌
“我的理想是城市供暖系統管網鋪送到山圪梁樑上的果園裏。”4月13日,山西倒春寒襲來的第一天,零點36分,山西省農科院果樹所所長李捷給記者發來一個微信,末尾是一個調皮的笑臉。
當天夜裏,整個果樹所的人在太谷縣的基地上裹著軍大衣滿果園點火熏煙,只為果園剛剛含苞的花朵免遭晚霜危害。
按照早已約好的日子,天亮之後,李捷還要和所裏、現代農業研究中心、山西農大等科研單位的9位農業科技專家前往呂梁西山的隰縣玉露香梨科技創新基地,啟動涵括5大類14項的科研試驗項目。
山西省農科院果樹所是全國聞名的省級果樹科研單位,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棗種資源圃,是棗種質的聖地;有全國最大的葡萄種質資源圃,存有各種果樹種質資源3000多份。
近3年來,果樹所公開招聘引進了1個百人計劃人才,擁有了5個博士、12個碩士,這些人甚至在倒春寒的夜裏衝在一線。
然而過去的果樹所可不是這個樣子,他們從某農林科技大學引進了一名博士,各種手續都是直通辦理的,可20天不到,人家就不辭而別了。
轉變,是如何發生的?
一個梨載起“三個創新”
今年4月17日,隰縣梨花節開幕。“主攻玉露香,率先達小康”的標語處處可見。去年11月,10萬公斤“中國大美梨”隰縣玉露香作為一個縣域公共品牌已經出口到美國。國定貧困縣隰縣的農民嘗到了甜頭,也有了盼頭。
玉露香其實是果樹所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梨品種。1974年雜交而成,被業內評價為目前中國品質最好的梨品種,2003年通過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正式定名為玉露香,2014年躋身農業部果樹兩個主導品種之一。
從一個品種到一個區域品牌的蝶變,玉露香不僅引領了黃土高原優質果品帶山西梨産業的品質革命,也引發山西省農科院果樹所的科研機製革命。
引發這場革命的是一個蘋果——
山西地處黃土高原優質果品帶的核心區,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歷經幾十年自主選育出來的SH係蘋果矮化砧木,在全國推廣150余萬畝,佔全國矮化蘋果面積的50%以上,是國內推廣面積最大的矮化砧木品種。近年來成為北方蘋果栽培區域新發展栽培和果園改造的首選品種,然而在山西本地,知者甚少,發展的面積寥寥無幾。
如何將果樹所一代代專家選育的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好成果寫在山西大地上?玉露香成為他們的一張牌。
李捷用書信的方式遊説各地政府將玉露香梨産業列為主導産業。之後,果樹所從玉露香産業落戶當地的需求中找研究目標方向,設立科研項目,配置人才、資金等資源,本所沒有的人才跨界整合。
9位不同單位的農業科技專家,在科技創新基地聯合攻關5大類14項科研試驗項目,正是這一機制的生動寫照。目前,隰縣玉露香栽培面積超過13萬畝。
後來,這成為果樹所科研立項慣例,以市場需求倒推科研立項,以項目為載體,面向全省遴選技術團隊進行集中攻關,在攻關中提高本所科技創新力。
目前,山西省農科院果樹所擁有棗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創新團隊、果樹生物技術創新團隊、葡萄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創新團隊、果品加工創新團隊等新型科研創新主體。這些團隊的前端還有一個推廣團隊。
由此,該所的一個核心競爭力打造完成:立足自身優勢,圍繞産業搭平臺、跨界選人建團隊,育繁推一體化實踐科研創新、機制創新和服務創新。
近年來,該所將玉露香梨、早黑寶葡萄、SH矮砧蘋果、紅瑪瑙櫻桃等一批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優勢品種,推薦投放至適宜優生區域,在黃土高原上打造特色優質水果産業帶,完成了臨汾市汾西3000畝旱垣玉露香梨生産示範基地、翼城2000畝SH矮化蘋果高産示範基地、永和核桃低産園提質增産改造示範基地……
一個股份制應答了四個對接
2013年,山西省園藝植物脫毒快繁工程研究中心成立。這個中心是果樹所聯合山西農業大學、山西巨鑫偉業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成立的股份制單位。科研單位以技術入股與龍頭企業合作,風險共當、利益分享,在當時還是個新鮮事物。
無病毒栽培已成為當今世界農業生産發展的方向,該中心開展的生物技術輔助育種、種質創新技術居國際領先水準,脫毒、快繁技術體系居國內領先。
怎麼個領先法呢?李捷説,比如蘋果單倍體純合基因苗,全世界範圍內日本有50多株,德國有20多株,中國的40多株都在這個中心。
晉中盆地是全國現代農業示範區,根據山西的農業産業規劃,該地區的主導産業之一是蔬菜花卉等園藝産業。在“公司+農戶(基地)+市場”的商業模式推動下,以巨鑫蔬菜工廠化育苗為龍頭,已實現年生産無病毒種苗2億株,種苗輻射晉中榆次、祁縣等10余個縣市,解決了近1萬個溫室大棚的用苗量,帶動了全省設施農業種植水準和産品檔次的全面提升。
科技創新關鍵在人,調動人的積極性關鍵在於有一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機制和人才的成長環境。
股份制的山西省園藝植物脫毒快繁工程研究中心用實踐有效地回答了如何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産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産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的問題。
這個故事不是孤例。
圍繞山西特色現代農業七大翻番工程釀造業,果樹所啟動建設的山西省葡萄與葡萄酒工程中心、山西特色果品加工産業基地,打破了體制的藩籬,建立了全省果樹科技人才與相關産業和産業人才結合的新機制,為科技創新架設了一條高速路,也助推了山西葡萄酒釀造産業和果品加工産業的發展。如近三年來,山西葡萄酒産業整體銷售收入的平均增長率達到了40%。
2013年7月20日至23日,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與山西省汾陽市人民政府成功聯合承辦了第七屆世界核桃大會,這是世界核桃大會首次在亞洲國家舉辦。僅僅第一天,簽約項目達18個,簽約金額69億元人民幣,促進了中國核桃産業國際間的商貿流通及技術交流。
機制一變天地寬,以2014年為例。2014年,果樹所把“果品品質提升”確定為研究所科研主題,重點支援圍繞提升果品品質為主要目標的品種選育、栽培植保、應用示範、果品加工等方面的立項和研究。以項目為載體,面向全省乃至全國遴選技術團隊進行集中攻關。
該所全年共承擔各類研究課題107項,其中國家級22項,到位經費2114萬元,同比增長25.6%;年底,果樹所共獲科研成果獎勵2項;新品種審定8個,其中國審新品種2個,首次實現了山西省無國審果樹新品種的歷史;獲得國家專利3項;制定行業和地方標準6個;發表論文56篇,其中最高影響因子的一篇SCI收錄論文達7.0。
良好的機制下,果樹所將一篇又一篇的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同時,也給科技人員帶來了豐厚的“稿費”——
山西省農科院果樹所跨界跨單位整合資源提升勞動、資訊、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效率和效益成為山西科技創新方面一道微縮景觀。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