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原平市農機作業走向“精耕細作”

  • 發佈時間:2015-04-30 02:35:0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穀雨”前後,山西省原平市進入一年一度最為緊張的春耕大忙時節。新原鄉解放街村農機手王潤寶每天開著他那剛買的“鐵牛80型”拖拉機牽引著玉米精播機,為鄉親們種玉米,這臺精播機不但可以根據土地等級調節行距、株距,而且還可以根據土壤墑情來調節深淺。操作簡單,下種均勻,就連地頭回頭拐彎處也能確保苗全苗壯。據該市農機中心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著土地流轉數量的增加,以及務農農民的老齡化,種植業的機械化程度是越來越高,因此農機作業全面走向“精耕細作”的時代已經到來。

  原平市是傳統農業大市(縣),幾千年來,這裡的農民積累了豐富的精耕細作經驗。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這一古老的傳統被迅速打破,不少青壯年農民為了養家糊口,增加收入,紛紛外出務工經商,農村勞動力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作務農業的農民甚至連50歲以下的都很難找到。這樣一來,一些種田把式便開始流轉土地,把農業的希望寄託在農業機械化上。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幾年時間內,一個“精耕細作”的農機作業局面便迅速形成。

  俗話説,“是匠不是匠,三分看工具。”要想實現種植業的“精耕細作”,首先必須有好農機。如今原平農民大都會選擇那些馬力大、設計精細、操作簡單,具有複式功能的農機。從刮堰機、旋耕機、深松機、旋耕機、旋轉犁、整地機、挖坑機,一直到精播機、彌霧機、聯合收割機、脫粒機都會選擇那些廠家信譽高的農機來購買,因為只有具備高性能的農機,種植業從種到收,其餘工序才可以用機械化來完成。為“精耕細作”創造物質條件。

  有了好農機,還必須有好技術,新原鄉小河村的趙掌科就是其中一位,幾年來他通過理論學習和農田實踐,基本上掌握了成套的農機標準化作業技術,特別是在一些不規則的田塊中作業時也能對農機操作自如,他所在的農機合作社承攬的農戶田間作業,基本上都是從耕地下種到收打拉運一條龍服務,種地農民只要把農活交給他,就可以放心地出去打工掙錢了。

  目前,原平市各類農機總動力已達到44萬千瓦,僅去年就完成機耕75萬畝,機播73萬畝,機械化秸稈還田31萬畝,糧食種植機械化作業率超過80%,有更多的農民騰出手來外出務工經商,去年全市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8123元,同比增長10.4%,其中務工收入達到68%。

  原平市還計劃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農機作業標準,並對上萬機手進行系統的培訓,使農機作業“精耕細作”的成果進一步得到提升與鞏固,使農業機械化真正成為農業增産、農民增收的推進器。張改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