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牧場成牧民增收新途徑
- 發佈時間:2015-04-30 02:34:24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郜晉亮
近日,記者跟隨農業部“百鄉萬戶”調研組來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森多鎮加尚村。雖已是四月,可在海拔3400多米的這裡,卻一點也沒有春天的樣子。寒風裹挾著雪粒,打在臉上還有些疼。加尚村的270多戶1400多名藏族牧民就散居在這塊土地上。
走訪牧戶,與農牧民座談,了解他們的生産生活狀況,與他們共同探討新常態下草牧業究竟該如何發展,草原生態該如何保護,這是調研組每到一個地方都必定要做的事情。一到仁慶塔的家裏,他就領著調研組的成員參觀自己的家庭牧場,並一一介紹情況,在並不流暢的語言交流間卻透出了這位藏族漢子的聰敏與勤勞。
幾年前,貴南縣獸醫站在仁慶塔家選擇了120頭牦牛進行育肥對比試驗,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在此啟發下,仁慶塔決定發展規模育肥養殖。舍飼畜棚、貯草棚、青貯池、飼草基地……就這樣一點一點,一步一步,他和家裏5個兄弟在2011年正式建成了屬於自己的家庭牧場。仁慶塔説:“家庭牧場與傳統放牧相比,不僅能增加收入,而且還能減輕草場的壓力,把草原生態保護好。你們看,那就是我家的草場,現在是全村保護得最好的草場。”
調研組對仁慶塔的家庭牧場發展模式進行了總結。其實,整個家庭牧場中最核心的是牛羊、畜棚和飼草基地,而飼草基地又是支撐整個家庭牧場的基礎,通過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方式,構成了一個“飼草-養殖-糞便-有機肥-飼草”小的生態迴圈。目前,仁慶塔通過承包和流轉的方式,建起了500畝飼草基地,以種植燕麥為主,生産的飼草一部分供給自己的家庭牧場,一部分則出售給周邊的牧戶。在收入的構成上,主要有牛羊育肥出欄收益、牛絨收益、牛羊糞便出售給有機肥廠的收益、飼草收益等。仁慶塔粗略一算,2014年家庭牧場的純收益是15萬元。
為了鼓勵牧民發展家庭牧場,貴南縣專門制定了家庭牧場發展鼓勵政策,對建成的家庭牧場進行星級評定,最高“五星級”,獎勵可達15萬元,主要用於擴大生産和購買生産資料。今年,仁慶塔的家庭牧場被評為“四星級”,拿到了政府獎勵的5萬元發展資金,他正琢磨著要買一台飼草粉碎機。
調研組認為,幾年來,青海探索出現“梅隴模式”、“大戶制”、“代牧制”等一系列草牧業發展新模式,破解了當地草原牧區長期以來“人草畜”間的突出矛盾。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農牧業新型經營主體,家庭農牧場應運而生。在青海牧區,家庭牧場的實踐實現了農牧民增收和草原生態保護的雙贏,而且也正在成為草原牧區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