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需共同面對食品安全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4-30 01:31:3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食品安全
“目前,食品安全加上日益提升的環保問題,依然是決定現有食品企業競爭力及生死存亡的兩大命門。”在2015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教授指出,對中國食品工業的轉型與價值提升而言,2015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將展現未來5—10年的發展走向。
4月22日,由國際食品科技聯盟、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共同主辦的2015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在北京舉行。國內外食品界權威專家,以及來自政府、企業界的高層代表,從新視角、新高度深入探討如何以建設強大的中國食品安全産業鏈為目標,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歐盟也面臨著同樣的食品安全問題。”歐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公共衛生學教授、IUFoST國際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共同主席Patrick Wall在大會以及“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溝通會上都談到,食品安全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當今社會,現代的通聯手段讓全球成為一體,因此,各國之間需要展開闔作,將相關經驗進行分享。”
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主席Martin Cole博士也表示:“食品安全處在一個全球相互依存的環境中,任何國家都不能單憑一己之力進行治理。食品供應的全球化意味著我們餐桌上的食品可能來自全球的任何地方,因此食品安全問題也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
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分析,2014—2015年我國食品安全面臨的主要風險與挑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食品安全風險前移,原料污染成第一大風險,涉農企業成高危群體。
二是食品造假已成為食品工業的毒瘤。近兩年食品問題以惡意添加為主,以劣代良,以假亂真的食品造假的安全事件不斷出現。
三是隨著中國食品原料進口增幅快速上升,供應鏈原料來源複雜化,管理難度加大。
四是風險交流與公眾科普的力度依然薄弱,“重拾信任”需要強有力的公眾科普,及良好的媒體環境。
美國科學促進會前主席Nina Fedoroff教授以轉基因為例講述公眾科普的重要作用,她指出,2014年,全球已有28個國家中的180萬農民在4.88億英畝的農田上種植經過轉基因處理技術或轉基因的農作物。儘管科學界對轉基因技術改良後的農作物的安全達成了廣泛的共識,而且轉基因農作物也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快速應用,但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爭論仍在繼續,有關轉基因方面的公眾科普工作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次大會是在新的《食品安全法》即將發佈之際召開的,顯示出業界對産業鏈安全性整體提升的期待。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張旭東表示,新的《食品安全法》將更加注重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的相關內容。
張旭東指出,新的《食品安全法》體現了以預防為主,科學監管,建立嚴格的食品安全制度這樣一個主線,明確在食品安全方面參與的部門、生産經營單位、消費者,以及媒體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其中對於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等內容,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4月24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經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的《食品安全法》將為系統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提供更加嚴格的法律制度保障。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