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New Balance使用“新百倫”商標被判侵權 賠償近1億

  • 發佈時間:2015-04-29 18:5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一個是被譽為“慢跑鞋之王”的美國知名運動鞋品牌NewBalance,一個主打商務男鞋的廣州本土品牌“新百倫”,一場關於名字和聲譽的商標權之爭在近日落下帷幕。廣州中院做出了法院有史以來侵權額度最高的判罰:9800萬元——將近1億元的人民幣。

  而要付出這筆鉅額賠償的,正是美國NewBalance和它在中國的關聯公司——新百倫貿易有限公司。知名商標權代理人、北京市中倫事務所合夥人馬東曉説,這是近年來智慧財産權領域極其少見的高額判罰。

  馬東曉:這個數額是非常高的一個判罰。整個智慧財産權侵權的判決,普遍偏低。這個在業界已經呼籲了很久了。專利是很典型的,商標也不高。基本上一個商標侵權案件,判個幾十萬非常常見,幾百萬就慢慢少了,上千萬就非常少見了。

  原告周某倫,廣州商人,是“百倫”、“新百倫”兩個註冊商標的專用權人。1996年8月他獲准註冊“百倫”品牌,2008年1月又獲准註冊百倫的聯合商標“新百倫”。這兩個商標的男式皮鞋,在大型的商場都有銷售專櫃。

  2006年,知名“洋品牌”NewBalance在上海成立了公司,負責運動鞋的國內銷售,此後使用“新百倫”作為産品的中文名字,網店以“新百倫NewBalance”來標識,專賣店小票上也寫著“感謝您購買新百倫産品”。於是,同一個名字,一個賣皮鞋,一個卻賣運動鞋。NewBalance的這個中文名,讓周某倫痛苦不堪。原告律師、廣東太平洋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董宜東:

  董宜東:應該説到了2011年、2012年,開始發現市場上有人在賣新百倫的鞋子。有些客戶他會問,新百倫怎麼也出皮鞋啊?好像是出運動鞋的嘛。更直接的原因是2012年他在淘寶上申請網店,直接被拒絕了,説前面有一個新百倫已經申請了。後來的京東、天貓也都是這樣。所以這樣實際上就限制了他的發展,店也在減少。所以他就向法院提起了訴訟。

  被告的理由則有兩個:第一,新百倫是用作NewBalance商品的中文名稱,而不是企業字號,屬於善意使用;第二,NewBalance使用中文名銷售的時間遠早于周某倫使用的“新百倫”,因此對消費者並未造成混淆。但最終法院認為,這屬於惡意使用,侵權事實明顯。原告律師董宜東説,原告絕不是“商標搶注”,這個判決,是法院保護我國企業註冊商標專利權的表現。

  董宜東:為什麼惡意使用呢?因為它07年對這個商標提出了異議,也就是提出過反對,但是商標局並沒有支援,裁定的結果是駁回。那麼從這個角度看,他是知道周先生這個商標存在的。這是發生在07年的事情。那麼他還繼續使用商標,這肯定是惡意的;第二個“在先使用”的問題,周先生起訴他的商標是百倫和新百倫兩個商標,新百倫是百倫的聯合商標啊,所以它肯定時間上是早于newbalance的。

  隨著近年來眾多國際品牌紛紛打入中國市場,洋品牌和本土品牌的商標之爭一再上演:浙江企業主梁先生註冊的“藍色風暴”商標,明明用在了自家啤酒上,卻被百事可樂颳起的“藍色風暴”宣傳而壓倒,梁先生委屈地説“大家以為是我們在傍名牌,假冒百事可樂”;深圳唯冠最早註冊了iPad商標,起訴時已經瀕臨破産。螞蟻和大象的較量,有理的一方,卻往往勢單力薄。知名商標權代理人、北京市中倫事務所合夥人馬東曉説,類似的情況往往發生在美國企業身上,建議美國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時建立商標註冊的概念。

  馬東曉:實際上也給這些國外企業提一個醒,尤其是美國的企業。歐洲企業為什麼不這樣,因為歐洲和我們一樣,實行的是註冊制,商標註冊。你要使用什麼商標,你一定要去註冊,不註冊的話你是得不到保護的。但是美國制度和我們不一樣,美國是一種使用的制度。這個商標如果你使用了,而且你在使用過程中建立起了商譽了,那麼法律就給你保護。至於你注不註冊,那並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就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問題。美國企業到中國來,首先你要到中國來註冊,第二,一定要註冊中文。如果是説別人註冊的中文和你有很大的模倣、翻譯,你還也可以依據商標法把別人的商標給它撤銷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