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體驗抬高商業地産價值
- 發佈時間:2015-04-29 07:3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今,傳統地産發生轉型,商業地産就需要回歸到本質——運營上來。運營的本質是盈利。商業地産有一個“商”,商就是要有盈利模式。如果沒有盈利模式不叫商,商業模式要和市場、利潤和執行有所關聯。
最近大家對市場、住宅地産還有商業地産都比較焦慮和關注,都在思考市場發生了什麼。其實,從去年開始,中國房地産市場確實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從黃金時代轉到白銀時代。
黃金時代的特徵是地價、房價增長超過融資成本。在那個時候只要有地、有錢,不管經營好壞都可以掙到錢。在白銀時代,房價和地價增長,可能低於融資成本,如果不注重經營就可能帶來風險和壓力。
在中國地産的黃金時代,中國大部分商業地産是出於賣房子的需求來驅動,而不是市場本身驅動。並不是説這個地方需要一個商業中心、需要一個酒店,或者是這個地方需要一個商業街,然後我們建一個商業。大多數是因為我們有一個50萬、100萬個小區,需要一個配套商業,這樣住宅會更好賣。在概念時代,商業對我們傳統地産有幫助。
2009年,中國傳統地産經歷了一個拐點,我以為只是一個小的拐點,然而事實並不像我們想像得一樣:我們沒有想到政府會扔4萬億元,而這4萬億元在中國被繼續放大,不僅沒有把傳統地産下壓,反而把泡沫拉升了2倍。
當傳統住宅或者傳統地産遭遇拐點的時候,商業地産現在處於什麼狀況?
我個人認為中國的商業地産也正處於拐點期,但與住宅類的拐點意義不同。中國住宅類地産拐點由熱向冷,商業地産不完全是這樣。中國商業地産可能從中找到機會,從賣東西的場所向體驗館轉型。從更高的層面來看是從體驗向生活方式轉型。
就像三亞的酒店,本來招投標就有21萬平方米 的住宅,如果要做21平方米的住宅應該能賣得很好,但在三亞這樣的度假目的地,賣點在於生活方式,但是賣生活方式不是單一的體驗而是綜合體驗。比如三亞萬福,擁有71個餐廳、500個客房、5000平方米的宴會廳,可以保證4000人宴會,6000人同時開會,中間沒有一根柱子。還有50個影廳、3個攝影棚,還有最大的兒童互動中心和最大的自助餐廳等。
商業項目通過設計和商業的方式把它們整合起來,才能夠構成今天有效的生活方式。
城市的商業地産與度假地的商業地産是一樣的,我們今天不是在城市裏面做一個購物中心,而是做一個休閒體驗中心。
實際上,中國從休閒到度假轉型成為基本趨勢,但是我們通常將度假理解為到度假目的地,其實不然——中國非常大的度假市場就是本地度假和週末度假。
從週五到週日,中國的老百姓怎樣度過?在家裏度過還是在哪度過?這些週末的生活需要什麼樣的形態?這是我們今天可能在做商業資産的時候,提前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在概念行銷時代,僅僅是有一個概念和內容,而概念和內容之間的關係並沒有通過設計很好地整合起來,也是不行的。所以做好商業中心需要好的設計、好的資源和好的團隊。多一個概念很容易,但是概念能不能存活,就在於能否運營,並在運營過程中形成利潤,最重要的是它不能給你帶來真正使用的價值。
(作者係今典集團董事長,整理自作者在2015商業地産發展論壇上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