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首個中藥材保護和發展國家級規劃出臺將為産業帶來哪些變化?

  • 發佈時間:2015-04-27 18:18:3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4月27日電(記者張辛欣 沈洋)由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委聯合製定的《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27日由中國政府網正式公佈。這是我國第一個關於中藥材保護和發展的國家級規劃,將對中藥材資源保護和産業發展帶來哪些變化?

  首先是一些瀕危中藥材供需矛盾有效緩解。工信部總工程師王黎明告訴記者,目前,我國中藥材生産技術不斷進步,50余種瀕危野生中藥材實現了種植養殖或替代,200余種常用大宗中藥材實現了規模化種植養殖。但由於土地資源減少、生態環境惡化,部分野生中藥材資源流失、枯竭,拯救瀕危中藥材,成為當務之急。

  規劃提出,到2020年,中藥材資源保護與監測體系基本完善,瀕危中藥材供需矛盾有效緩解,常用中藥材生産穩步發展。具體目標包括100種《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的野生中藥材實現種植養殖,種植養殖中藥材産量年均增長10%等。

  其次是中藥材的品質得到提升,生産技術和標準不斷提高。長久以來,我國中藥材生産技術相對落後,重産量輕品質,濫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現象較為普遍,導致中藥材品質下降,影響中藥品質和臨床療效,損害了中醫藥信譽。

  為此,規劃特別提出要提升中藥材科技水準和品質。100種中藥材品質標準顯著提高,全國中藥材品質監督抽檢覆蓋率達到100%。

  位於江西中部的樟樹市被中國中藥協會授予“中國藥都”稱號,是中國主要的中藥材集散地之一,2014年,樟樹市中藥産值達300億元人民幣。

  樟樹市藥業局局長聶六平認為,此次規劃出臺,下大力氣在解決中藥材科技創新、規範種植和加工標準等問題,對産業健康發展意義重大。“特別是建立全國中藥資源動態監測網路,建立覆蓋主要中藥材品種的全過程追溯體系,對加大中藥材的品質監管等很有必要。”

  此外,在王黎明看來,規劃還將促使中藥材的流通體系逐步完善。讓市場價格趨於合理穩定,更好服務社會生活。

  受前幾年中藥材價格上漲,大量中藥材品種的種植面積擴大,中藥材市場面臨著産能過剩問題,加之行業一些資金進入市場囤積藥材,致使中藥材市場價格不穩定。規劃提出,建立反映生産經營成本、市場供求關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中藥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藥品集中採購評價指標和辦法,引導中藥生産企業建設優質中藥材原料生産基地。推動中藥材現代生産流通體系初步建成,市場價格穩定。

  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説,要以市場為導向,整合社會資源,突出企業在中藥材保護和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同時發揮政府規劃引導、政策激勵和組織協調作用,完善中藥材標準體系,提高中藥材生産規範化、規模化、産業化水準,確保中藥材市場供應和品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