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企亟需高品質轉型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4-24 06:13:4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4月23日財政部發佈數據顯示,一季度國有企業實現利潤增幅仍為負增長,但降幅明顯收窄到8%。

  一季度國企實現利潤仍是負增長。“國企在基礎性行業佔比較大,與實體經濟關係密切,在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盈利狀況受影響比較明顯。同時,在經濟結構調整時期,對落後産能的淘汰,也壓縮了國有企業的利潤增長空間。”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分析認為。

  從趨勢上看,利潤降幅是收窄的。利好因素有3方面。首先,是經濟下行速度“放緩”。“整個一季度經濟是下行的,但3月份較前2個月有所好轉。”財政部財科所國有經濟研究室主任文宗瑜告訴記者。

  其次,3月份石油、鋼材、煤炭等價格下跌趨緩,中石油等3大石油公司合計利潤由虧轉盈,交通、電力等行業利潤明顯增加。“在國有企業總的盤子裏,三大石油公司所佔比重比較高,因此對利潤總額影響也比較大。”財政部財政科研所副所長白景明對記者表示。根據數據,今年1至3月,如扣除三大石油公司利潤,國有企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8.4%。

  再次,紅火的證券市場也成為間接的拉動因素。“通過資産重組等方式,一些央企資産注入上市公司,股權價格上漲收益增加。”文宗瑜説。

  專家表示,春節因素也會導致統計數據的波動,1至2月份都不是市場交易的活躍期。因此,3月份企業經營狀況是否有實質性的改善還有待觀察。

  數據顯示,一季度國企營業成本增速高於收入的“倒挂”現象依然存在。“這種狀態在短期內不會徹底改善,提升經營效率不是短期能完成的,需要逐步改革。”文宗瑜説,在高企的成本因素中,財務費用仍較為突出。數據顯示,1至3月份,中央企業財務費用增長4.1%,地方國有企業財務費用增長11.1%,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國有企業利潤增長空間。

  財務費用負擔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融資成本。從資産負債數據變化上,也能夠看出企業融資問題依然凸出。比起前2個月負債總額增速,一季度增速放緩,這究竟是企業融資困難還是融資需求降低?文宗瑜説,主要是融資難。“鋼鐵、煤炭等産能過剩的行業,經營困難、利潤下滑後,商業銀行貸款規模會收縮。”

  融資瓶頸是否長期制約企業經營狀況改善?“短期來看,肯定會影響經營指標的下降。但從中長期來看,鋼鐵、水泥、建材、平板玻璃等行業企業加大關停並轉力度,經營結構會改善,融資難的問題也會同步改善。”文宗瑜告訴記者。

  對於鋼鐵、有色、煤炭、石化等行業的虧損,白景明表示,“這些行業利潤的下降,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時期的一個必經過程。”同時,要清楚地看到,利潤波動較大的行業主要存在於靠近原材料的領域,在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時候,原材料的價格會較大幅度下跌,這也是資源行業利潤降幅較大的原因。但這並不意味著國有企業經營出現了嚴重問題,相反更有利於倒逼企業實現轉型。

  文宗瑜認為,央企在國企中佔比45%,但由於佔據上游領域,對經濟全局的影響作用更為明顯,其高技術含量的轉型發展,有利於提高産品附加值,利於整個經濟的健康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