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學仁:死守誠信“法條”塑企業品牌

  • 發佈時間:2015-04-24 00:32:1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做企業,要依法誠信,做旅遊産品更是如此。”雲南省羅平縣花海大道的羅平旅遊産品研發展銷中心總經理李學仁如是説。平凡中孕育偉大、超越中創造輝煌,李學仁的話猶如明媚的陽光,讓人想要擁抱整個春天,相信每一位熱愛生活的人對這種“諾言”都願意篤信。

  “素質”立身

  從1984年就開始了打工生涯的李學仁,正是勤於學習和善於思考,改變了他的人生。

  2006年,他多方籌集300萬元資金,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壩美鎮租2000畝荒山,開始植樹造林。同時,還利用人脈資源優勢做土特産生意,經常把羅平的土特産帶到文山賣,每一次土特産的熱銷給了他很大的信心。但是李學仁骨子裏就註定喜歡不斷地嘗試、探索。

  李學仁表示,喜歡規劃自己的人生,對為人處事還總結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做人一輩子、人品做底子。做生意靠人脈資源、靠勤勞、靠智慧。做人德為先、待人誠為先、做事勤為先,靠素質立身。”

  死守誠“法條”

  當然,守著美麗的家鄉雲南羅平,打造一個響噹噹的旅遊品牌自然也成了李學仁的夢想。

  經過長期的資源積累和對羅平旅遊産品市場、網終資訊等方面的認真分析,去年9月,李學仁籌集了2000萬元,在羅平花海驛建起了羅平旅遊産品研發展銷中心。經過市場調研後,進行了特色産品創意策劃研發,深度挖掘羅平傳統手工藝,加工綠色環保、天然生態的高原特色農産品,把原有的特産進行提質升級,要求做精做細。

  同時,李學仁帶領著團隊開發既能體現傳統文化,又能體現現代審美需求,具有實用性、紀念性、收藏性和羅平地域特徵的旅遊商品和紀念品。運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改進和創新傳統工藝,提高旅遊商品和紀念品的品質,樹立小商品、大市場的理念。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批“名、特、精、優”的旅遊商品,成功註冊“本味天香”商標,開發“本味天香”系列産品,在阿里巴巴網路開通了“誠信通”,搭建網路銷售平臺,把羅平特色産品通過網際網路向全國乃至世界銷售。

  對於自己的這次大手筆,李學仁信心滿滿。他説:“從羅平旅遊商品的資源稟賦看,羅平縣居住著23種民族,世居民族有漢族、彝族、回族、布依族、苗族,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積澱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勤勞智慧的羅平人傳承千年文明,在歷史長河中創造出的織布、刺繡、刀具、水車、釀酒、造紙、雕刻、竹編等民族民間手工藝;金色羅平山美水美,生長繁衍著大量的生態、天然、環保、無污染的高原特色生物,是綠色、安全、優質的健康食品。獨具民族特色和羅平旅遊商品資源豐富,市場前景廣闊,開發潛力巨大。”

  對於經營管理,李學仁也有著自己的一套“心經”,依法誠信也是他經營過程中死守的“法條”。他認為,做生意要正確認識自己、把握好自己,當別人把你當老闆時、自己不要把自己當老闆,當別人不把你當老闆時、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當老闆,立身靠信、立業靠勤、立世靠才、立功靠拼。

  做市場即是做服務

  在李學仁看來,每位顧客在光顧時提出的需求是很好的市場調研。有很多外省的遊客對某些鄰地産品資訊的索問,讓他意識到“僅做羅平土特産還滿足不了客戶需求,應該把曲靖以及雲南更多的土特産匯聚到羅平賣……”他萌發了把全國乃至國外特色産品匯聚到羅平旅遊産品研發展銷中心的想法。

  年初,李學仁聯繫了國內外20多家企業近300多種特色産品上架到羅平旅遊産品研發展銷中心。他説:“客戶滿意就是羅平旅遊産品研發展銷中心的追求,讓客戶在羅平就能買到世界各地的特色産品,是借雞生蛋,即方便顧客,也是互利共贏的好事兒,也是我的目標。做旅遊産品,不經歷市場的頂尖比拼是不行的。”

  李學仁認為,做好旅遊産品這一行,一定要踏上名優品牌的臺階。“羅平土特産,必須走品牌發展道路,才能走出國門。旅遊商品的強弱是旅遊業的一個晴雨錶。特別是服務業的‘服務’兩字,那是有客觀標準的,一是服務要領先同行,二是市場佔有率要明顯佔優。”

  不難感受出,李學仁有搏擊國際市場的豪邁與激情,有堅持管理創新的執著,有研習傳統文化的專注,也有關愛他人生活的殷切……李學仁一直在用心地書寫他心目中的那個“人”字,渴望能把這個“人”字寫得更正一些、更大一些。作為一名企業家,他認為服務人是一種快樂,做企業做市場就是服務好顧客。

  我們相信,任何企業的成功,歸根結底是企業文化的勝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