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管局:美貨幣政策正常化及美元升值對中國衝擊有限

  • 發佈時間:2015-04-23 19:4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3日訊(記者 苗蘇)國務院新聞辦2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介紹了2015年一季度外匯收支數據和有關情況。在提問環節,有記者針對不久前IMF警告美聯儲加息可能引起市場“超級縮減恐慌”徵求看法,管濤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示的這種溢出效應是客觀存在的,對於前期在國際市場上大舉借債,特別是舉借美元債務較多的新興經濟體來講更有重要的警示作用。他説,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美元升值對我國跨境資本流動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但迄今衝擊總體有限。

  管濤説,歷史上,美國加息、美元升值,是新興市場爆發債務危機、貨幣危機的重要誘因。2013年年中,美聯儲釋放了要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預期,觸發了新興市場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但我國仍然延續資本大量流入、外匯儲備大幅增加的格局。2014年,美聯儲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實質性退出,到年底完成了停止購債的操作,這給新興市場帶來新一輪衝擊,我國也受到了一定影響,跨境資本由年初的流入轉為流出,但沒有改變全年資本凈流入、外匯儲備增加的基本格局。他説,今年以來,美聯儲加息預期和美元加速升值與一些其他因素疊加,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我國的跨境資本流出,但目前這種調整仍然屬於意料之中的有序調整。

  管濤指出,中國有能力並有信心抵禦外部衝擊,但對相關風險也不可掉以輕心。我國經濟體量較大、貨物貿易順差較多、外匯儲備充裕、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加,這意味著我國在應對資本流動衝擊方面有較大的迴旋餘地。從我國外幣外債風險指標看,除了短期外債佔比以外,目前我國其他對外債務安全性指標都在國際警戒線標準以內,對外債務總體是安全的。他表示,作為外匯管理部門,主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推改革,繼續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加快培育和發展外部市場;二是防風險,加快構建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不斷完善相關預案,積極應對跨境資本流動風險;三是強基礎,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統計監測,繼續提高數據透明度,並加強市場參與者風險教育,引導市場主體合理控制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