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GA呼籲加速轉生物技術審批
- 發佈時間:2015-04-23 14:30:49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孫楠報道4月21日,國際大豆種植者聯盟(ISGA)在京舉辦“2015生物技術與全球大豆貿易論壇”。同期發佈的白皮書指出,未來10年內,全球範圍內對於耐除草劑大豆的審批延誤會造成生産成本增加190億美元,其中70%由消費者承擔,30%由生産者承擔。來自阿根廷、巴拉圭、巴西、加拿大、美國、烏拉圭和中國的政府官員、大豆種植者代表、企業代表和市場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論壇。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楊軍介紹説:“中國對農業生物技術的審批時間並不是最長的,審批程式也並不比歐盟國家複雜。”與會的海外企業代表認為,中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冀望通過創新自身生物技術加速産品更新換代,以期在中國市場上獲得更強的競爭力。很多技術與産品需要在本國獲得安全認證,繼而通過食品安全與商業化實驗才可進入中國政府的審批程式。一來二去,審批時間由此延長,生産成本增加。他們建議中國方面在其他國家完成産品安全性實驗後即開啟審批程式,由此縮短審批時間,降低消費者的成本。
在國內,轉基因農産品的安全性問題一直備受質疑。近來,中央文件首次提出“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科學普及”,並提出“加強以分子育種為重點的基礎研究和生物技術開發”。這表明,中國支援在育種領域進行尖端生物技術研發。
事實上,當前我國對進口種子的依賴性依舊較強。前瞻産業研究院發佈的《2013~2017年中國種子行業産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國內約有64%的種子源於進口。“我國非常重視轉基因等生物技術,對其研發投入甚至高於歐美國家,但産品在産業化、商業化程度方面仍然落後於歐美跨國公司。”楊軍指出,伴隨政府支援力度的加大和企業自主研發能力的增強,相信中國方面會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
“生物技術如何從實驗室走出,成為實實在在的生産力,中國企業要有決心,也要有高瞻遠矚的願景。”諾丁漢大學現代中國研究院副教授曹聰補充指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