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行創新小微信貸技術 提升中小企業服務能力

  • 發佈時間:2015-04-22 16:59: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隨著利率市場化和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開放,商業銀行傳統經營模式正面臨巨大挑戰。農業銀行主動調整經營思路,不斷強化對中小微藍海市場的挖掘,積極探索基於大數據的小微信貸技術,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創新推出數據網貸産品。通過與大型優質核心企業ERP系統的實時對接,依託ERP歷史交易數據,對核心企業上下游中小微客戶集群開展評價和信貸決策,並依靠數據分析和決策,提供批量、自動、便捷的短期融資服務。

  目前該業務正圍繞深圳比亞迪和山東浪潮兩個商圈進行試點,已經累計完成1629家小微企業的自動篩選和批量審批,累計自動發放貸款349筆,總額9128.9萬元,餘額5219.9萬元。由於採取基於大數據的新型業務決策模型和決策機制,有效解決了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該業務實現了全程網上操作,簡單便捷,客戶從發起貸款申請到資金到賬全流程用時不到3分鐘,貸款期限靈活、隨借隨還,真正實現了客戶的“自金融”模式,降低了中小微企業的信貸門檻和信貸成本。

  無論是對農行,還是對客戶而言,數據網貸都是信貸業務模式的一次革命性嘗試。一是實現了農業銀行多部門的創新協同,尤其是客戶、産品、信貸和風險間的協同。二是實現了總行做産品、分行做市場的協同,是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發揮線下資源優勢,實現總分行聯動、線上線下聯動的有益嘗試。三是實現了內外部協同,將金融産品有效融入到客戶的生産經營過程中,並幫助客戶實現了內部財務管理的規範化和自動化。

  在當前“網際網路+”的背景下,各行各業正迎來深刻的變革。一方面,數據的價值日益凸顯,“數據將成為如土地、石油和資本一樣,成為經濟運作的根本性資源”。另一方面,單打獨鬥、以規模拼效益的時代已經遠去,産業鏈的深度融合、互惠共贏正在成為共識。

  對於金融行業,借助大數據技術增強客戶洞察能力,借助産業鏈融合增強金融産品和服務的滲透,不僅可以提升風險控制能力,還能讓金融的需求和供給得到更好匹配。這種技術優勢將成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一把利劍,通過廣泛外部數據接入和産業鏈的嵌入,以“批量化”、“批發化”信貸模式分散業務成本,以全局風險抵抗單個企業的局部風險,也就使小、散、碎片化的信貸成為可能。數據網貸僅是農業銀行順應時代要求,創新性推出諸多産品中的一種。今年,農業銀行還將繼續加大投入,深挖數據價值,積極嘗試利用網際網路新技術創新更多基於數據和産業鏈的網路融資産品,在提升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援能力的過程中,探索未來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