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陳糧替新糧 摸清家底還需加緊監管

  • 發佈時間:2015-04-22 09:17: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糧倉“碩鼠”無食我黍

  以陳糧頂新糧等存在於我國糧儲體系內的亂象,與機制不順暢、制度不健全有關,更與有關部門管理缺失、監管不嚴有關。捋順機制、改革制度需要一個過程,但紮緊糧倉、嚴查碩鼠卻是時不我待的緊迫任務。

  國家糧食局21日下發緊急通知,決定對國家政策性糧食收儲企業開展一次重點檢查。此前央視報道披露,遼寧、吉林兩省有些糧庫在政策性糧食收儲和銷售過程中,以陳糧頂新糧,惡意套取差價補貼,嚴重損害了國家、種糧農民利益。

  糧庫和糧商相互勾結,以陳糧頂替新糧賺取差價,是我國糧食系統內部長期存在的一種“套利”模式。陳糧變新糧,在業界早已不是秘密,此前就有所謂的“轉圈糧”——糧庫讓企業“幫助”買下庫內的陳糧,之後糧庫把陳糧當新糧買回,糧食從始至終沒有離開糧庫,原地轉了個圈後,便為糧庫帶來一筆不菲的財政補貼收入。此次發生在遼寧、吉林兩地的以陳頂新事件,糧食已經不再原地轉圈了,而是有了真實的流轉,兩地的做法和以往的“轉圈糧”相比,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即“轉圈糧”騙取的補貼基本落入單位的小金庫,而此次事件中,鉅額差價補貼極有可能落入了個人的腰包。此次陳糧變新糧事件的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從以往的單位違法違紀,變成有糧庫負責人親屬參與、內外勾結涉及貪腐的違法犯罪行為。

  糧食安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此次遼寧、吉林兩地出事的糧庫隸屬於中儲糧,作為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大型重要骨幹企業,中儲糧對此難辭其咎。2013年10月,長期以來問題多多的中儲糧完成了高層管理團隊大換血,新的董事長、總經理、總會計師等走馬上任,新領導班子對“轉圈糧”、擅自動用儲備庫存、壓級壓價和抬級抬價收購、設立小金庫等行業內的“四害”行為進行了大範圍查處。然而,此次發生在遼、吉兩地的以陳頂新事件,相比以往的“轉圈糧”現象更為惡劣,這一現實情況令人深思。這次以陳頂新事件表明,“碩鼠”每時每刻都覬覦著糧倉裏的美味,並不時變換、更新著盜竊手法,這是對中儲糧高層的考驗,進而言之也是對我國糧食安全的考驗。

  國家糧食局此次下發緊急通知,決定對國字號“糧倉”開展一次重點檢查,這無疑是非常必要的。散發黴味、品質難保的陳糧,如果真的擺上餐桌,勢必對公眾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國家糧食局必須及時排查,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線。同時,在對國家政策性糧食收儲企業的檢查中,糧食主管部門還要摸清家底,守住我國糧食安全的底線。

  中儲糧近年來的違法違紀問題,多發于執行國家儲備糧庫“托市收購”政策的過程中,此次發生在遼、吉兩地的以陳頂新事件就是其中一例。造成中儲糧問題頻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政策性收儲中的工作權責已遠超出中儲糧的實際能力,由此造成所謂“小馬拉大車”的力不從心局面。由於系統內的收儲能力不足,中儲糧必須委託地方糧食企業開展收儲,近年來政策性收儲規模越來越大,涉及的糧企也越來越多。然而,中儲糧對各路“加盟”糧庫,既管不了人事,也不管住財務,碩鼠亂竄也就難以避免了。

  以陳糧頂新糧等存在於我國糧儲體系內的亂象,與機制不順暢、制度不健全有關,更與有關部門管理缺失、監管不嚴有關。捋順機制、改革制度需要一個過程,但紮緊糧倉、嚴查碩鼠卻是時不我待的緊迫任務。發生在遼、吉兩地的以陳糧頂新糧案件,肯定不會是孤立的個案,人們期待有更多“搬倉鼠”落網。 (樊大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