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遼寧吉林被曝陳糧頂新糧 糧食局將嚴查東北糧庫

  • 發佈時間:2015-04-20 09:31:2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雯  責任編輯:謝淩宇

  “2014年度全國糧食品質安全監管工作優秀單位”的榮譽還沒有捂熱,遼寧與吉林便被曝出了“以陳糧充新糧”的“糧耗子”新聞。

  消息甫出,國家糧食局即刻火速組織調查,並在4月19日宣佈除嚴肅督辦對央視日前曝光的遼寧、吉林有關企業進行徹查外,還將把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收儲的政策性糧食庫存作為今年國家糧食庫存檢查的重點。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諮詢有限公司資深分析師馬文峰向記者表示,這次事件無疑是敲響了警鐘,即現行糧食收儲制度已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刻,“當務之急是改變現行糧食收儲制度,實行目標價格改革”。

  央視曝光“糧耗子”把戲

  央視記者臥底吉林、遼寧三個多月,揪出中儲糧幾家糧庫“以陳糧充新糧”的“糧耗子”把戲。

  據央視《焦點訪談》4月17日報道,記者根據糧商實名舉報,赴遼寧、吉林等地調查發現,當地一些中儲糧糧庫和糧商相互勾結,用陳糧頂替新糧賺取差價,每噸達700元,若買2萬噸,差價可達千萬,從業10年的糧商更是透露,“陳糧變新糧在業界已不是秘密”。

  而此時距遼寧、吉林兩省獲得國家糧食局頒發的“2014年度全國糧食品質安全監管工作優秀單位”稱號,僅一個月。

  事件曝光後,國家糧食局火速組織案情調查,要求正在進行年度糧食庫存檢查的各省區市糧食部門,都要高度聚焦、嚴厲查處國家政策性糧食收儲和銷售出庫過程中的買陳抵新、先收後轉、低收高轉等各種轉圈糧問題。

  4月18日,國家糧食局核查工作組趕赴兩省現場督辦。

  昨日(4月19日),國家糧食局又下發通知,表示除嚴肅督辦對媒體日前曝光的遼寧、吉林有關企業進行徹查外,還將把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收儲的政策性糧食庫存作為今年國家糧食庫存檢查的重點。

  除了糧食監管系統之外,案件的另一中心角色——中儲糧,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作為擁有多達346家直屬糧庫以及更多代理糧庫、承擔國家政策性糧食收儲任務的中儲糧,其系統內已經爆出多起套取國家資金、損害農民利益的案件:2013年被檢察機關在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系統挖出110名“碩鼠”、進口轉基因油菜籽摻入中儲糧臨儲庫存;中央巡視組也指出,中儲糧存在著“基層腐敗案件高發、多發”等問題。

  “實際上,如果進行徹底檢查,估計半數糧庫都會被查出各種問題,或者説,打擦邊球的灰色地帶”,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是政策性強過市場性,缺乏市場競爭,並且花的都是國家的錢;另一方面權力在手,不敢明犯的,總有敢打擦邊球的。我甚至見過有人把那些不會搞錢的糧庫主管稱作‘笨蛋’”。

  中央調研糧食流通

  馬文峰坦言,該起案件的背後,折射出改革國家糧食收儲政策已迫在眉睫。

  “我已寫過多次內參,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將糧食的目標價格改革納入考慮,改革當前糧食收儲的現狀”,馬文峰告訴記者,“十多年前,我們剛剛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那時我們國內糧食生産成本與糧價都低於國際水準,在那個時候,實行糧食收儲政策是合適的,不僅保護了農民利益,更可起到穩定糧價、穩定社會經濟運作的效果。但如今我國的經濟運作態勢發生了很大變化,糧食生産成本和價格逐年上升,當前現行的糧食收儲制度已經落後、不合時宜”。

  在我國,現行糧食儲備體制是以政府儲備為主,中儲糧是主要操作者,而這種儲備體制下,儲備規模大,意味著管理難度也大,尤其是在當前糧價與糧食生産成本雙雙上漲的壓力下,再嚴格的管控措施,也難以截住伸向灰色利潤的手。

  中央業已對糧食流通現狀展開了調研。

  3月30日,由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建國帶隊,到國家糧食局專題調研糧食流通和糧食立法工作情況。調研期間,陳建國表示,為更好地發揮糧食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作用,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創新糧食流通方式,提高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能力,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迫切需要通過立法,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法律制度的堅強保障。“當前糧食生産成本與收儲價格如此之高,會整體推高當前社會經濟運作的剛性成本”,馬文峰告訴記者,“當務之急是進行現行糧食收儲體制改革,縮小糧食收儲規模,放掉一些不合規範的糧庫,引入市場機制,以目標價格機制切實保護農民利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