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地球資源 轉變發展方式
- 發佈時間:2015-04-22 07:35:56 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火炬園。
戴爾(廈門)有限公司。
聯芯項目鳥瞰效果圖。
火炬(翔安)産業區。
4月22日是第46個世界地球日。國土資源部確定今年地球日活動主題為“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益”。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土地作為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資源,其利用程度精細化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經濟發展的品質和後勁。實現土地利用由粗放向精細化轉變,深挖潛力,節約集約用地,是當前國土資源工作的當務之急。因此,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和市國土資源與房産管理局將牢固樹立“保護土地資源就是保障長遠發展”的理念,適應新常態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聯合探索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新模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和發展水準,為加快火炬高新區發展和“美麗廈門”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展望2015
2015年,火炬高新區面臨更大的機遇和挑戰:全市251個重點在建項目中,位於高新區的佔比接近一半;火炬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産業同安基地將加快土地徵收速度,一大批電子、電氣企業將逐一落地;兩岸合作示範區成立管理局,前期規劃初步成型,將加快開發建設進度;龍頭山片區將進行改造……
市國土房産局駐火炬高新區工作處相關負責人指出,相關部門將靠前服務,積極跟蹤協調各項目;主動對接跟進項目建設;協助做好園區項目用地掛牌出讓的前期工作;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加強土地批後監管工作。
此外,火炬高新區管委會與市國土房産局將嚴格執行《福建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意見》《廈門市推進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的實施意見》和《廈門市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標準(2014版)》,深入開展節約集約用地工作,促進高新區節地水準進一步提升,幫助企業盤活資産,助力我市産業轉型升級,以實際行動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
數説2014
■2014年,火炬高新區土地出讓合計20宗,土地出讓面積169.38公頃,落地項目包括ABB、電氣硝子、三安光電等行業的龍頭企業。
■2014年,《廈門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報告》選取了20家高新區企業作為典型調查對象,這些企業涵蓋高新區主要的工業片區。調查結果顯示,20家典型企業佔地面積共106.09萬平方米,僅佔整個高新區工業用地面積的8.96%,但是工業總産值約佔整個火炬高新區當年工業總産值的三分之二。
本報記者 林露虹
通訊員王遠濱李涌泉林志軒
土地,對於寸土寸金的廈門而言,意義現實而深遠。推進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是火炬高新區對“突破‘用地緊缺’”這道命題的回應。近幾年來,火炬高新區管委會與市國土房産局協調配合,全力做好項目用地服務保障,注意處理好經濟發展與土地資源保護的關係,注重創新驅動,在節約集約用地方面先行先試。為此,高新區涌現出聯芯、電氣硝子、戴爾、宸鴻科技、ABB等一批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典型,為繼續深入探索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模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4年,火炬高新區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産值1967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40%。以不到1%的土地創造了全市40%的工業産值,可以説,市國土房産局與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已共同探索出一條建設佔地少、利用效率高的新路。
1
從土地入手推進産業轉型
對於火炬高新區來説,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是涉及城市存量與增量有機銜接、産業轉型與城市功能提升通盤考量的系統工程。市國土房産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市國土房産局在火炬高新區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更重要的目的在於:通過土地政策引導入園企業走上一條集約發展的科學道路,促進産業升級,打造産業發展高地。基於此,火炬高新區管委會與市國土房産局不僅精心謀劃現有土地的發展,更立足長遠,考慮今後如何更好地走集約化道路,併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為更多更好的大項目入駐做準備。
從長遠做規劃
“節約集約用地必須從源頭做起,這個源頭要從産業佈局的角度進行考量。”火炬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説,“重規劃先導,優化産業結構”是高新區在用地方面一以貫之的思路。具體説來,火炬高新區在市國土房産局的支援和配合下,按照“佈局集中、産業集聚、土地集約、功能整合”的原則,建立和完善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基礎約束,各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為指標約束的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規劃體系;按照現狀條件和區域位置,培育了“6+4”産業鏈(群),即平板顯示、電腦與通訊設備、電力電器、移動互聯網、積體電路和LED等六大主導産業,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和文化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初步形成以先進製造業為基礎,技術密集、佈局合理和具有規模的高新技術産業集群,有效提升和促進土地集約利用水準。
以平板顯示産業為例,火炬高新區引進友達光電、冠捷顯示、天馬微電子等一批企業落戶後,上百家相關配套企業紛至遝來。去年底引進的電氣硝子基板玻璃項目,作為上游最核心部分,更是完善了平板顯示産業鏈。可以説,正是土地集約利用推進了産業集聚。
保障高新區項目及時落地
為確保高新區建設項目按時動工建設,市國土房産局主動融入、積極作為,局領導多次深入火炬高新區在建項目工地進行現場辦公,協調解決項目用地問題,有效保障了火炬高新區多個重大項目及時落地和建設,進一步提升了項目用地服務水準。
一是積極協調解決重點項目農轉用報批問題。一方面幫助指導重點建設項目用地單位補充完善報件材料,另一方面加強與省國土廳的協調溝通,為開發區急需項目開闢綠色通道,並解決用地審查過程中的具體問題。二是建立重點項目農轉用報批實時跟蹤制度。擬定《重點建設項目涉及農轉用與土地徵收工作責任分工表》,將每個涉及農轉用項目辦理從市局、分局等各個環節,一一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實時跟蹤農轉用辦理進展情況,並及時辦理相關手續。三是優先滿足開發區建設用地指標。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向開發區傾斜,優先確保重大産業項目、配套基礎設施等用地需求。
嚴設“準入關”
每個園區企業在入園時和入園後,都要接受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和市國土房産局聯合組織的用地“體檢”。“我們在招商時就把集約利用土地作為項目洽談的重要內容,嚴格執行規劃等指標。”火炬高新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説,對於入園企業,火炬高新區提出“四高標準”——高技術含量、高出口創匯、高市場佔有率、高附加值,重點鼓勵高新技術産業項目、高效益項目、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項目、能帶動區域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項目。
另一方面,火炬高新區管委會與市國土房産局注重指標控制,提高供地門檻。嚴格執行《廈門市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堅持以實際生産需要定面積,嚴格投資強度、容積率、建築系數、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佔比重、綠地率等五項控制指標。
2
創新模式節約每一寸土地
在火炬(翔安)産業區轉上一圈,不難發現許多廠房為多層建築。這樣的細節和集約節約用地相勾連——對於新入園的企業,火炬高新區都要求企業必須精打細算,節約每一寸土地。
去年底,市政府出臺《廈門市推進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實施意見》,我市將通過加強工業用地“批前、批中、批後”的全過程管理,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一是科學佈局規劃,發揮集聚效益。編制《廈門市工業園區佈局規劃》,明確各專業園區的産業定位,加大對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等各類工業園區的整合提升力度;二是實行聯合會審,嚴格執行標準。國土、規劃、經信等相關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聯合會審工業用地項目,頒布實施《廈門市工業建設項目用地控制標準(2014版)》;三是創新供地機制,實行彈性租讓,建立工業用地“租讓結合、先租後讓”供地制度;四是加強批後監管,強化履約檢查。完善土地出讓合同內容,實行土地出讓合同履約保證金制度,建立工業用地項目土地利用績效評估制度;五是積極鼓勵引導,盤活低效用地。
對此,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市國土房産局全面掌握轄區內的工業用地建設和使用情況,通過實施自行整改引進新項目、空閒土地轉讓或協議收回等處置措施,進一步提升低效工業用地效益。
近年來,在市國土房産局的支援和配合下,火炬高新區築巢引鳳,建造標準廠房。截至2014年底,高新區先後投資興建了90幢標準化廠房,面積達到103.11萬平方米。通過建設標準通用廠房,積極拓展用地空間,既滿足無特殊工藝要求的工業項目,又大幅提高建築密度、容積率和土地投資強度。
盤活低效和閒置土地
在火炬高新區,“零土地招商”是一個典例。所謂“零土地招商”,即引進項目不新佔土地,投資者通過租賃閒置廠房進行生産運營,以此盤活利用低效土地,或者鼓勵企業在現有土地上增加投資、擴大生産規模。火炬高新區出臺了盤活利用閒置廠房的措施,力推“零土地招商”,充分利用現有廠房進行招商,變閒為寶,使眾多企業從中獲益。近三年來,高新區內宸鴻科技、晶宇光電、開發晶照明等多家企業紛紛追加投資,並吸引大批配套企業前來落戶。
為防止土地閒置,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和市國土房産局對包括聯芯、電氣硝子在內的企業採取了分期供地的方式,以提高其效率。而對於已收回的土地,高新區則想方設法盤活土地,讓其煥發新的生命力。“像科華恒盛在火炬園的這塊地就是一個好典型,原有的企業撤資了,土地被收回後出讓。”高新區相關工作人員舉例説,及時盤活土地,讓寸土變寸金,一直是土地集約節約工作的重點。
拓展發展空間
土地的集約節約利用,還和産品本身結構的優化密不可分。為此,火炬高新區扶持技改,調整産品結構,積極落實省、市相關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勵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革新。近三年來,高新區共安排近5000萬元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支援53個重點製造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既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又促進了企業節約集約用地。全市共21個企業項目榮獲2014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火炬高新區有10個企業項目上榜,佔全市獲獎企業項目總數的48%。其中2個項目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佔全市獲一等獎企業項目數的50%。
火炬高新區還將目光投向“孵化器”,打造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加速器等創業孵化機構,大力扶持創新創業,促進土地的集約節約利用。近年來,火炬高新區先後創辦了留學人員創業園、軟體園、廈門台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光電子孵化器等特色鮮明的專業孵化基地,共孵化出500多家科技型、創新型企業,其中有20家企業年産值超億元。如上市企業美亞柏科、易聯眾、三五互聯、科華恒盛、飛魚科技,知名網際網路公司四三九九、美圖網科技等,都是火炬高新區孵化創新力量的有力佐證。
3
強化監管聚攏土地資源
節約集約用地不止是字面上的要求,更是落地生根的行動規範。火炬高新區管委會與市國土房産局強化監管,加大出讓合同管理力度。在市政府與企業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同時,火炬高新區與企業簽訂了《投資意向協議書》,對出讓土地的開工與竣工期限、投資總額、投資強度、綠地率、容積率、建築密度、工業企業內部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的比例面積、閒置費標準以及各項違約責任等事項進行了約定,並定期到項目所在地進行檢查,督促企業嚴格按照《協議書》的規定執行,不斷提高建設項目的履約率。
同時,火炬高新區管委會與市國土房産局加大用地批後監管力度。建立“項目跟蹤表”制度,對區內所有用地項目建立資訊檔案,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及時掌握項目進展情況,定期更新資訊內容,增強了土地批後監管的針對性。建立建設項目巡查制度,對項目建設實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督,確保在第一時間發現和處理違規使用和土地閒置問題。
加大閒置土地處置力度也是高新區土地監管工作的重要一環。火炬高新區管委會與市國土房産局採取服務促進、處罰問責等措施,引導用地企業主動盤活閒置土地;實施“騰籠換鳥”,把閒置、半閒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向優質項目轉移配置,使土地資源向具有技術優勢、品牌優勢的企業傾斜,實現在不增加土地佔有量的基礎上,提高園區土地的産出效益。截至2014年底,共清理收回了18宗閒置土地,面積3322.61畝,安排了天馬微電子、宸鴻科技、乾照光電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用地,並根據不同地塊的具體情況分別採取掛牌、拍賣、轉讓等多種形式予以盤活。
新聞連結
協調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廈門軟體園(一期)綜合樓、技術服務樓等項目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竣工,但由於規劃竣工驗收、單體品質評定表等資料缺失,至今未辦理權屬登記。對此,市國土房産局火炬工作處針對實際情況開出了“藥方”——建議先行進行産權測量,諮詢相關審批部門後再提交上級部門協調。
上述的例子並非個例。幾年來,市國土房産局火炬工作處主動對接、服務火炬高新區企業,建立項目跟蹤、落實、協調事項,協助做好包括聯想大廈、光輝樓、創業園綜合服務樓和1號通用倉庫在內的火炬高新區內各用地單位權屬登記材料,對歷史遺留的權屬登記提出解決建議,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全年接受諮詢權屬登記事項200多項,協調推進事項20多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