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滅的代碼
- 發佈時間:2015-04-22 05:24:28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物小傳
張國春,黑龍江省克東縣人,國防大學戰役兵棋系統教研室原副主任,我軍最早從事體系建模評估方面的專家,“多維棋盤”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在我國首個實戰化大型兵棋系統研發過程中,張國春作為主管設計師,先後負責了“模型引擎”、“想定數據查詢”、“戰場情況報告”三大系統的設計與研發任務。因常年超負荷工作,積勞成疾。2014年10月15日去世,年僅45歲。
有一種戰場,將千軍萬馬濃縮于電腦中,把陸海空熔鑄于方寸螢幕,戰場上的武器是一條又一條程式代碼,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是資訊化戰爭的靈魂。
就像一條最普通的代碼,張國春是我軍大型兵棋系統研發團隊中的普通一員。身為國防大學副教授,很多學生對他卻並不熟悉。有人説他是“隱形人”,除了辦公室和機房,很難在別處看見他的身影。他沒有令人艷羨的光環,卻用生命還原了一個血雨腥風的虛擬戰場,為提高軍隊打贏資訊化戰爭能力做了一件有分量的事。
戰場如棋
“想要顯山露水、追名逐利的人幹不了兵棋,兵棋只有一條路,就是在沒有路的地方走出路來。”
“兵棋推演”,英文名稱為war game(戰爭遊戲),錢學森先生把它翻譯成“作戰模擬”,主要承擔訓練人員和推演戰爭兩大功能。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軍就已經開發出兵棋系統,用於軍隊的演習訓練和作戰方案評估,所有作戰行為都以兵棋推演作為支撐。
兵棋系統總設計師胡曉峰這樣解釋:“兵棋,就像是一場戰役的總指揮,如果指揮出錯了,無論擁有多麼先進的武器裝備都可能被輕鬆摧毀;而如果指揮得當,就有可能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
2007年1月,全軍首個大型電腦兵棋系統研發工程正式啟動,這標誌著解放軍向資訊化發展邁出重要一步。當時正在國防大學攻讀軍事運籌學博士的張國春意氣風發地加入了這個團隊,能為祖國的強軍大業做一件有分量的事,是他盼望已久的事。
然而,兵器系統研發之初,既沒有成功的經驗可學,也沒有現成的資料可查。西方發達國家對此項技術嚴密封鎖,某國國防部長訪華時,向中國提交了一份“不予交流的項目清單”,第一項就是兵棋推演。
仿佛是在沒有路的地方拓荒前行,張國春和他的戰友們出發了。面對一片空白的領域,他和同事們一兵一車、一炮一彈地積累數據。在研發初期,為了準確掌握第一手材料,他們每天要在電腦上做至少上千次試驗。有人戲言他幹的活兒有點像“科技民工”,張國春笑著解釋説:“古代軍事家用‘聚米成山’的智慧演示陣法,我所做的工作就是把現實中的戰場挪到電腦上,是一場軍事訓練領域的技術革命!”
“只要是張國春認準的路,就算刀山火海他也要往前衝。”他的戰友這樣説。
兵棋系統研發過程中,張國春作為主管設計師,先後負責“模型引擎”、“想定數據查詢”、“戰場情況報告”三大系統的設計與研發任務。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個研究課題遭遇過“最後一公里”的瓶頸,他帶領大家從頭開始驗算校正;也記不清有多少次技術攻關出現路徑障礙,他二話不説,推倒重來。
在想定兵器系統整合測試階段,第一天就出現了68個問題,每一個問題的原因錯綜複雜,涉及上千個節點,牽一髮而動全身。他們連續半個月把自己埋進數據庫裏,經過幾千條規則和十多萬個數據的調試,最終使系統恢復了穩定。
張國春常常説,“幹這一行絕對不能眼高手低,不管你有多高的才華,都要靠手指頭在鍵盤上一行代碼一行代碼碼起來。”
每一次學術研討會都能聽到張國春為兵棋事業鼓與呼:“資訊化戰場的命脈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身為研究生導師的他經常對學生説:“想要顯山露水、追名逐利的人幹不了兵棋。兵棋只有一條路,就是在沒有路的地方走出路來。”
2011年,軍委總部在國防大學組織了一場高規格、高水準的評審會,由14名軍地知名院士、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國防大學研製的大型兵棋演習系統,難度高、創新性強,在許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原始創新,達到國際先進水準。至此,我國在兵棋系統發展上,一躍而與外軍強手並駕齊驅。
不久後,兵器系統首次在某戰區部隊得到實踐運用,得到了某軍區司令的充分肯定。此後,兵棋系統被廣泛運用於軍委總部、各戰區重大演練和國防大學的教學演習,併發揮了重要的實戰化訓練作用。部隊指導員深有感觸地説:“兵棋系統引導我們進入了現代戰場。”
就在大家歡欣鼓舞,準備乘勢而上向第二代兵棋系統發起衝鋒時,張國春卻病倒了。2013年8月,他被醫院確診為“腦膠質母細胞瘤”,惡性程度已達四級。
噩耗傳來,張國春的家人、同事全都懵了:“怎麼可能呢?張國春一直拼命工作,不久前還剛剛到沿海某地執行任務。平日裏,他從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倦怠、也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過自己身體的不適。這樣一個踏踏實實、爭分奪秒幹事業的人,怎麼説病倒就病倒了……”
命為志存
“命為志存”,當年不經意間留在畢業紀念冊上的四個字,竟成為張國春命運的印證,他倒在了實現強軍夢想的陣地上,用自己的一生寫下了一行永不磨滅的代碼。
翻開一本已經泛黃的畢業紀念冊,一行清秀的字體映入記者的眼簾,最欣賞的格言:命為志存。這是張國春給軍校同學林旭的留言。
在採訪中,張國春的高中同學唐海波告訴記者:“在國春身上,理想信念是能看得到的。”唐海波回憶説,張國春讀高中時,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當時大家都認為他會報考一所名牌大學,沒有想到他選擇了軍校。唐海波曾經勸説他,你的身高只有165公分,去部隊發展根本不佔優勢。張國春卻執著地回答:“這是我的理想!”成績出來後,他的分數超過重點線44分,如願走進了軍校。
張國春攻讀碩士學位時的學員隊政委曹德全至今記得他與張國春之間的一次思想交流。他問張國春:“為什麼只有共産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産黨才能發展中國?作為一個普通的共産黨員,在這個偉大的事業中應該做些什麼?”
這是一個宏大的命題,書本裏有現成的答案。然而張國春的回答卻讓他感到意外,他把共産黨的領導比喻成愚公移山:“愚公為了家人下定決心移山,移山需要愚公來領導、指揮,也需要愚公全家人的參與,以及子子孫孫不懈的努力。”
為了“移山”的目標,張國春把自己投入到強軍、興軍的事業中,一幹17年。這期間,很多人勸他轉業、出去賺錢,張國春的回答總是擲地有聲:“軍隊把我培養成才,現在正是需要我發揮作用的時候,哪能説走就走?”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他曾夢想著打造出中國人自己的兵棋系統,打破西方發達國家的封鎖;夢想著研製出真實反映現代戰爭特點規律的系統平臺,為提高我軍打贏資訊化戰爭能力,提供強大的實戰化訓練手段;夢想著通過兵棋事業,為實現偉大的強軍目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然而,這條追逐夢想的道路是那麼漫長,他已經走得很累了,卻不肯停下來休息一下。由於長年累月超負荷運轉,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發病前的兩三年,他經常感到頭疼頭暈、眼睛腫脹、充血。他的辦公室裏常年備有一瓶眼藥水,他總是對關心他的同事説,眼睛充血是因為用眼過度,沒什麼大不了的。
當他不得不去面對已經亮起紅色警報的生命,他放心不下的依然還是他的事業。第一次手術前夕,他知道自己術後可能會失憶,就説服單位和家人跑去辦公室、研發室加班加點將系統資料進行整理,並作了詳細備註,交給了接替的同志。他説:“千萬不能讓這些材料在我手裏斷了檔!”
第一次手術後,他還堅持爬山鍛鍊,為了恢復記憶力,他每天練習寫字、做初中數學題,還把單位的通訊錄拿回來,背每位同事的電話。他自言自語地説:“我不能編程了,但我還能幫大家整理資料啊!”
第二次開顱手術後,張國春已經不能記起妻子、女兒的名字,連“張國春”就是他自己也不知道了。可是當曾經和他並肩作戰的唐海波來到他的病床前,他卻用虛弱的聲音準確地説出“海波”。
唐海波,這位戰友的名字與他熱愛的事業緊緊連在一起。2013年8月,張國春被緊急派往沿海某地,和他一起前往的就是唐海波。由於任務重大、時間緊迫,他們連續奮戰了幾個晝夜。而那時,他看東西已經“片段化”了,就像條碼一樣,有的清楚、有的模糊。就是這樣,他依然堅持到任務順利完成,可是誰也不曾料到,這竟是他一生中執行的最後一次任務。
“命為志存”,當年不經意間留在畢業紀念冊上的四個字,竟成為張國春命運的印證,他倒在了實現強軍夢想的陣地上,用自己的一生寫下了一行永不磨滅的代碼。如果我們能夠讀懂張國春,也應該讀懂這行代碼,它代表著:忠誠于黨、獻身使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