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重紅利惠及港澳臺 自貿區或引發“北上”“西進”新熱潮

  • 發佈時間:2015-04-21 17:17:1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4月21日電(記者許曉青 周文其 陳愛平)從上海一地試點,到近日廣東、天津、福建三地自貿區脫穎而出,專家分析,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正在形成的“自貿區集群”,有望在製造業轉型、專業服務升級和金融領域擴大開放等三方面形成紅利,惠及港澳臺。

  已感受到自貿區第一波脈動的港臺企業預測,自貿區或引發港澳臺客商“北上”“西進”新熱潮。

  《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于20日公佈,不僅比早前上海試點的負面清單條目縮減,對港澳臺投資者的表述也進一步明確。

  最新的負面清單説明稱,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投資者在自貿試驗區內投資參照《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執行。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及其補充協議,《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我國簽署的自貿協定中適用於自貿試驗區並對符合條件的投資者有更優惠的開放措施的,按照相關協議或協定的規定執行。

  “這進一步明確了港澳臺投資者準入的門檻,負面清單是前提,在此基礎上,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和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若有更優惠措施,則遵循後兩者辦理。”上海社科院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尤安山分析。

  從上海先期試點看港澳臺企業的表現,統計顯示2014年香港直接投資在上海自貿區的新設企業有610家,合同外資56.6億美元,台灣直接投資落戶自貿區的有172家,涉及合同外資2.15億美元。此外,還有15家臺企在自貿區內增資,金額達2396萬美元。

  “在企業用工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可以看入境資、台資還是樂意進入上海自貿區,關鍵是這與所在産業的整體轉型有關。”紮根上海浦東的臺商李怡憲説。部分企業表示,自貿區擴區後,新一輪的投資一定是瞄準科技創新方向,而不是單單依靠大陸的廉價勞動力。

  就在上海自貿區宣佈擴容之際,上海市臺辦證實,代表台資企業最高水準的3D列印系統、健康裝飾板材以及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將參展4月下旬的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

  上海市臺辦副主任金雷説,自貿區在廣東、福建、上海、天津建點連片後,有望帶動兩岸四地製造業的整體轉型。

  最新的負面清單還透露出在專業服務領域港澳臺人才“北上”“西進”仍有新機會。

  “負面清單本身針對所有境外個體和法人是一視同仁的,但早前內地與香港、大陸與台灣簽署的多項備忘錄中,對教育、中醫藥、法律服務等領域的開放均有較優惠條件,內容更具體、更實在,若按此操作,今後多地自貿區將你追我趕,預計地方政府部門服務港澳臺專業人才落戶的力度和效能都將升級。”尤安山説。

  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在20日的發佈會上也進一步提及,特別是在服務業方面,在CEPA框架下,服務貿易部門有160個,今年廣東對港澳地區開放的有153個,這是廣東自貿試驗區特有的,對其他地方沒有。

  “從長遠看,這其實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的進程。”台灣群益證券駐上海首席代表刁維仁分析,大陸自貿區形成“集群現象”,涉及兩岸四地物流、人流、資金流的進一步融合,“特別是資金流的互動,將見證人民幣的加速崛起”。

  這名資深券商代表認為,大陸正持續推進的金融改革,有望在多地自貿區內實施各種新試驗,自貿區本身已成為條件較成熟的“試驗載體”。

  在20日公佈的《進一步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中,亦專門提及“加大金融創新開放力度,加強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具體方案由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另行報批”。

  專家認為,上述表述針對外資金融機構、特別是港澳臺金融機構而言,含金量極大。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院長趙曉雷分析,看似簡單的金融創新動向,實質關乎推動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以及探索區域經濟合作新模式。

  “我們看到,在人民幣崛起進程中,歐美部分金融機構正在選擇他們的‘亞洲化’之路,隨著中國大陸加快自貿區佈局,勢必將有自由度更高的金融政策出臺,屆時台灣、香港、澳門等都應有‘搶搭快車’的行動,才能使各自經濟體及其貨幣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不至於落後。”刁維仁認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