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品期權有望“破繭”

  • 發佈時間:2015-04-21 05:20:4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內衍生品市場進入期權時代,繼股票ETF期權上市後,市場對推出商品期權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記者了解到,目前幾家期貨交易所已經完成系統升級,市場交易系統建設順利,而相關期權品種的有關規則也已基本明確,總體框架區別不大。

  各方全力備戰

  自2013年以來各交易所已紛紛開展面向全市場的期權倣真交易,且運作平穩。從業內了解的情況看,鄭州商品交易所目前重點籌備棉花期權,大連商品交易所則把豆粕期權作為首推品種。

  去年12月,大商所發佈《大連商品交易所期權做市商倣真交易合作測試報名通知》,意味著期權做市商開始進入準實戰階段。從日前啟動的豆粕期權做市商合作測試來看,截至4月10日,期權倣真交易運作三周以來共成交16838萬手,參與交易客戶數14071個,其中看漲期權更受市場青睞,日均成交647萬手,佔比54%。而做市商方面,參與合作測試的做市商累計成交5616萬手,日均成交401萬手,佔總成交量的17%。市場人士表示,本次合作測試做市商初始資金為1億元,且合作測試期間不得入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做市商承接市場交易量的能力,使做市商較成熟市場的成交份額略低,但從整個盤面上看,各合約報價連續,買賣價差合理,尤其主力合約月份買賣價差較小,滿足了投資者交易需求,顯示了做市商的重要作用。

  “做市商制度的核心是買賣雙邊報價、連續地提供報價,主動報價、被動成交,且以自有資金進行交易。”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做市商制度可以有效解決期權市場流動性問題,同時縮小買賣價差、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合理價格發現。目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洲際交易所(ICE)、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台灣期交所等都引入了做市商制度。

  期交所摩拳擦掌,加快推進商品期權上市,而作為市場服務的主體,期貨公司在期權準備上也上足了“發條”。隨著股票期權率先上市,期貨公司開展倣真交易的“練兵”熱情再度升溫。“公司在期權上的準備已經基本就緒,在倣真交易過程中,從交易所到期貨公司在系統對接、運作等方面逐漸穩定成熟。”南華期貨副總經理朱斌説,目前主要是期貨公司、私募機構參與倣真交易,産業客戶參與不多,公司在業務培訓、人才引進,以及投資者教育方面都在深入推進。

  服務實業大有可為

  “期權是靈活的風險管理工具,提供市場風險指標,利用商品期權可以更好地實現套期保值。”在銀河期貨期權部總經理賴明潭看來,期貨市場有回避現貨市場風險的功能,但期貨交易本身也有很多風險,某些情況下套保效果不能很好實現,商品期權作為期貨的衍生品,可以使投資者在面對劇烈市場價格波動時有更多選擇。

  就投資門檻而言,與股票期權類似,商品期權也設計了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其中,個人投資者要求前一交易日結算後保證金賬戶可用資金餘額不低於人民幣10萬元,除資金門檻外,個人投資者還需具備期貨、期權基礎知識,最近三個月內通過相關知識測試,同時要求應具有累計10個交易日、20筆以上的期權倣真交易成交記錄,或者最近三年內具有10筆以上期權真實交易成交記錄。普通機構投資者要求與個人投資者類似,專業機構投資者則沒有特別設置門檻。市場人士認為,期權的專業性強要求投資者具有一定期權知識和經驗,只有將適當的産品銷售給適當的投資者,才能保護中小投資者並降低風險。

  “由於目前仍是倣真交易階段,期權交易的規模還沒有上來,很多産業客戶的參與積極性不高。”賴明潭認為,未來産業客戶入市還需要一個過程,在專業度上需要一定時間培養,眼下開展投資者教育、業務培訓很有意義。

  期權的推出不僅能增強實體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也有助於促進期貨公司轉型及創新業務發展,不過,眼下期權上市尚無明確時間表,也會影響期貨公司及投資者的關注熱情。“僅僅有倣真交易是不夠的,考慮到成本因素、投資者參與熱情,最好能有一個確切的期權業務推出時間表,讓期貨公司有備而戰,投入方面也更加精準。”朱斌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