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門延伸種養産業鏈

  • 發佈時間:2015-04-21 04:31: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何紅衛樂明凱

  “通過稻鰍生態迴圈生産出來的稻穀不愁銷,因為播種前就和稻米加工企業簽好了協議,普通稻米可以賣到4元/斤,有機稻米能賣到18元/斤,泥鰍更是供不應求,還可以出口到日韓呢。”4月15日,湖北天門華豐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華平對記者説,合作社新建了5000畝高標準稻鰍共作産業基地,希望能夠和上游種苗企業、下游加工企業一起共謀産業發展。

  近年來,天門市高度重視稻鰍共作産業發展,相繼實施了一系列獎補政策和推進措施,目前全市稻鰍共作面積已達到2萬畝,主要分佈在丘陵、濱湖區的鄉鎮及重點專業合作社。

  稻田綜合種養不與糧爭地、不與人爭水,要想獲得糧漁雙贏的效果,孤軍作戰比較困難,走抱團聯合的發展路子是個不錯的選擇。

  “聯合”取長補短

  “此前我們幾家合作社都曾多次合作過,感覺各自單幹發展艱難,因此決定聯合起來,‘取長補短’求突破。”天門綠寶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于東軍介紹,該合作聯社由3家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和1家種植專業合作社、1家農機專業合作社組成,聯合後擁有社員近百人,稻鰍共生等稻田綜合種養基地2200多畝。

  聯合社共同發展,遠比單個專業合作社單打獨鬥有競爭力,有利於稻田綜合種養産業的長遠發展。天門市水産局産業科科長甘彪告訴記者,水産局多次組織各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與稻田綜合種養大戶進行協商,以期改變往年各自發展的局面。

  4月1日,天門市召開全市稻田綜合種養産業對接會,成立了技術專班和工作督查專班,製作了生産聯繫卡,舉辦了專家授課。相關合作社、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與政府部門一起簽訂了這個産業發展合作對接協議,各自做出了莊嚴承諾:稻田綜合種養的合作社及農戶承諾嚴格按照相關部門制定的“關鍵技術操作圖解”進行生産;泥鰍種苗企業願為合作社提供質優價廉的種苗並負責回收成鰍;稻米加工企業願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達到種養標準的稻穀;水産部門負責提供全程生産技術指導服務和適當支援。

  實施産業對接

  在此次産業對接會上,經過充分協商,各項分工明確,湖北天門四海養殖合作社做好泥鰍種苗供應、成品泥鰍收購工作,湖北莊品健集團、湖北天海龍集團做好稻穀收購工作,華豐農業合作社、綠寶源合作社、橋湖合作社等多家合作社做好稻鰍共作生産工作。

  稻是台灣越光稻,泥鰍選的是品質優良苗種,採用稻鰍共生的科學種植方法後,泥鰍在田裏游動,疏鬆土壤,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在天門麻洋鎮,天門天海龍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彭文元認為,合作社自建了2000畝稻鰍共生示範田,與加工、食品企業對接後,可以讓企業的專櫃銷售人員更有底氣,踏踏實實賣好産品。

  據了解,稻鰍共作技術于2012年開始在天門試驗推廣,到2014年,天門稻鰍共作的水稻畝産600公斤以上,泥鰍畝産150公斤以上,全年畝産值在7200元左右,除去生産成本2700元,畝純收益4500元,每畝平均增收2000多元。

  天門市水産局副局長聶西平表示,通過從稻穀和泥鰍選種、生産、銷售各個方面實施産業對接,進一步延伸稻鰍産業鏈條,統一了各農業合作社技術標準,促進全市稻鰍産業規模化,有利於進一步做好天門有機稻、生態鰍的宣傳與包裝,培育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創建精品名牌

  稻田綜合種養各種效益非常明顯,是今年湖北省農業廳重點實施的任務之首,天門市稻鰍産業鏈對接形勢好,模式得到了省領導的重視,要把稻鰍共作培育成天門的特色産業。

  湖北省水産推廣站站長馬達文在天門培訓講課時指出,稻田綜合種養不僅解決了農民增收的問題,同時也改變了食品安全現狀,但是稻田綜合種養不能搞一哄而起,特別要注意稻田土壤的選擇,一定要實事求是,按標準配套來。一定要注重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要搞好跟蹤服務。

  天門市水産局局長陳在林介紹説,下一步,天門市將圍繞延伸綜合種養産業鏈,創建精品名牌方面下功夫,積極開展稻田綜合種養無公害産地和産品認證,申報一批綠色農産品和有機農産品,提高大米、水産品的産品附加值,打響天門生態農業品牌,使之成為促進農民增産增收、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權威性生産模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