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64萬中國文物散落世界各地

  • 發佈時間:2015-04-20 05:31:57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關於中國流失海外文物的事件再現:福建被盜“章公六全祖師”肉身像亮相匈牙利、法國楓丹白露城堡的中國文物被盜等。而值此中國海外流失文物再次引發熱議之時,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大型叢書第一卷,並由此勾勒出中國文物如何流失的路線圖。

  中國國家博物館自2005年啟動的《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叢書編纂項目,該叢書將陸續發佈海外文物狀況,此次亮相的首卷是《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卷》(該博物館簡稱“V&A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介紹,這些流失在海外的中國古代文物中,有相當一部分至今尚未正式向世人刊佈,而有些雖然有過發表經歷,但資料零散,資訊不全。因此,這項工作開展得異常艱難。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的藏品中,中國文物有164萬餘件。而在日前發佈的首卷中,就介紹了包括V&A館藏中國瓷器102件、青銅器31件、漆木器22件、銅胎畫琺瑯器10件、金銀器8件、玉器7件、陶俑6件、石造像3件、絲織品3件,以及犀角杯、印譜等其他材質文物3件。

  那麼為什麼歐洲博物館會有那麼多中國古董珍品呢?這些珍品在什麼時候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流入了歐洲?第一類是鴉片戰爭之後從中國搶去的,掠奪者主要來自法、英兩國。第二類是清道光年間之後,中國很多宦官從宮中偷竊古董變賣流出去的。第三類是當時中國的外銷産品。中國清代康雍乾時期瓷器外銷在數量和品質上都遠遠超過了之前歷朝歷代。歐洲各國王室貴族均藏有精美的中國外銷瓷器,數量之大令人驚訝。

  中國文物真品到了歐洲之後,歐洲各國的博物館或通過拍賣、或通過私人捐贈等途徑將它們“收入囊中”。南方日報記者 謝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