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一週談:浦發行長辭職 國壽銀保網點減2.7萬

  • 發佈時間:2015-04-18 09:2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又值週末,數數您口袋裏的錢,這周是增值了,還是縮水了?作為與您的錢包最為息息相關的金融頻道,將通過《金融一週談》欄目,定期為您梳理一週金融業界要聞大事,探尋金融市場動向走勢,甄別秘訣,拿捏脈點。

  中新網4月18日電 (金融頻道 張明燕)本週金融一週談首先關注浦發銀行行長朱玉辰辭職,老將劉信義接棒;接下來看老鳳祥近一年內被曝出的第5起首飾斷裂變形糾紛;AA+評級擔保公司河北融投被託管,暫停所有擔保業務;房金所因商號受侵權把新浪、易居中國及新居金融告上法庭,後者提出管轄異議被法院駁回;中國人壽2014年銀保網點減少2.7萬個,市場份額出現下滑。

   04月17日 京華時報:浦發銀行行長辭職 近期多位高管出現人事變動

  浦發銀行昨天發佈公告證實了行長變動一事。公告指出,現任行長朱玉辰已請辭,上海國盛集團總裁、曾在浦發銀行工作20餘年的劉信義將被提名為新任行長。

  公告指出,公司副董事長、行長朱玉辰提出申請,因身體原因不再擔任公司副董事長、董事、行長職務,以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提名委員會委員、風險管理與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委員的職務。

  公告強調朱玉辰與公司董事會之間無意見分歧。

  此外,公告指出,浦發銀行原副行長劉信義已任公司黨委副書記,擬提名為行長人選,並將在近期召開董事會審議聘任,劉信義的行長任職資格須獲得中國銀監會核準。劉信義1965年出生,曾在浦發銀行先後分管公司金融、財務管理、風險管理、戰略發展等關鍵板塊,具備豐富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經驗。

  近期浦發已有多位高管出現人事變動。1

  

   04月17日 中國經濟網:老鳳祥稱金鐲斷裂“很正常” 老字號也不靠譜?

  近日浙江衛視公共頻道以《金手鐲斷裂 “老鳳祥”被指産品有缺陷》為題對杭州羅女士在老鳳祥購買的一款金手鐲斷裂一事進行了報道。

  中國經濟網記者粗略統計發現,這已經是老鳳祥近一年內被曝出的第5起首飾斷裂、變形糾紛。

  北京消費者張先生説:“原以為老鳳祥是百年老字號,工藝精湛,如果經常斷裂,也會讓人覺得不靠譜。”知情人士向中國經濟網記者透露:“老鳳祥地方分店有加盟店和直營店之分,售後服務品質參差不齊;並向金葉珠寶等第三方企業進貨,産品品質屢遭詬病。”

  老鳳祥發言人王恩生回應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斷裂很正常啊。有可能是佩戴原因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有品質問題。”

  這個金手鐲是羅女士花了5000多元在杭州西田城的老鳳祥買的,羅女士説“手鐲是自己在洗澡的時候突然發生的斷裂。”她告訴記者“雖然買了有一年多了,但平時很少戴,自己是怎麼也想不到手鐲會發生斷裂。”羅女士表示“後來我找過老鳳祥的商家,他們説,因為這個款式裏面有一個焊接點,當時也沒跟我説有焊接點。要是裏面有個焊接點,當時我知道的話,我就不會考慮買它了,這個應該是存在工藝上的缺陷。”

  在羅女士看來手鐲之所以會發生斷裂,完全是工藝上的缺陷。在記者陪同下,羅女士再次找到老鳳祥,店長在了解情況後,對斷裂的手鐲做了一個技術鑒定,結果很快出來,跟羅女士的説法完全不同。

  “我就把圖片發到我們公司總部,總部給到一個回復。這個是自己佩戴,人為因素導致的産品出現這樣一個問題。”老鳳祥店長稱。

  “她説是我人為的,完全是不為消費者考慮。”羅女士指出。對於手鐲斷裂到底是人為因素還是産品本身的品質問題,雙方僵持不下。進一步觀察後,店長表示“這一面也是有一個介面處的,剛好它有顆珠子是卡住的,在受力不均勻的情況下,可能就會折斷,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

  在電視臺調解下,商家同意給羅女士更換一個款式,在工費上給予一定優惠。“本身因為不屬於産品品質的問題,換款式工費全由顧客承擔,但是因為你們(指媒體)也介入處理這件事情,所以我們在工費方面一人承擔一半,我們也是屬於特殊處理。”該店長表示。

  

  04月16日 京華時報:河北融投暫停擔保業務被託管 100%擔保不宜被盲信

  身為AA+評級的擔保公司卻遭遇自身難保的窘境。日前,河北最大的國有擔保集團河北融投控股集團交由河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託管,且對外暫停了所有擔保業務,雖然已公開表態稱制定計劃保證付息資金來源,但該事件仍引起業內外側目。

  去年7月,受海滄資本管理人姜濤的跑路事件影響,河北融投的擔保模式開始遭到業內外質疑。8個月後,一則平安信託的公告成為河北融投陷入兌付危機的線索。“平安財富•匯利8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告知函”指出,河北融投因國資整合事宜由河北建設投資集團託管,融資方和河北融投將無法按期履約。

  河北融投擔保集團是河北最大、中國第二大擔保公司,經大公國際綜合評定,主體長期信用為AA+,是河北省唯一一家獲此評級資質的擔保機構。其業務模式被業內推崇為“河北融投”模式。記者統計發現,在地産業務方面,河北融投與多家開發商有深入合作,如河北本地龍頭聯邦地産,以及全國性房企綠城集團、恒盛地産等,合作信託則有平安信託、華澳信託、華鑫信託、渤海國際信託等。河北融投還與P2P平臺積木盒子展開闔作,為後者提供融資擔保約5億元。據不完全統計,公司陷入擔保風暴,銀行、信託、證券、基金甚至P2P等近50家金融機構面臨項目違約,500億債權無人履行擔保而面臨險境。

  今年1月,河北國資委下發通知,委託河北建設投資集團託管河北融投控股,同時成立工作小組,對子公司河北融投的業務及管理進行全面調查分析。託管危機發生後,記者嘗試與河北融投方面取得聯繫,但截至記者發稿前,相關負責人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時至今日,河北融投仍表示2015年的債券可以力保剛性兌付。本週一,河北融投公告稱,被河北建投託管後,公司已制定計劃,保證所發債券2015年付息。河北融投控股表示,付息資金來源包括融投創投公司和融投租賃公司于4月底之前分紅,預計收入1.72億元人民幣;融投租賃公司租賃項目回款較好,預計上半年可回收本息收入4.5億元。

  

   04月15日 中國經濟網:新居金融狙擊房金所告敗 管轄異議遭浦東法院駁回

  今年3月份,房金所因商號受到侵權把新浪、易居中國及新居金融送上了上海浦東新區法院的被告席。

  由於是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首個維權案例,該案受到行業人士的高度關注。

  4月初,作為被告方,新居金融和易居中國以註冊地和辦公地不符,向上海浦東法院提出管轄異議,希望將案件移交上海楊浦區法院審理。當時,新居金融和易居中國此舉被普遍看作是拖延時間,對案件進行狙擊。

  不過,上海浦東法院向原告出具的民事裁定書結果顯示,“駁回被告上海新居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上海房屋銷售(集團)有限公司(係易居中國網站的開辦單位)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如不服裁定,可在仲裁書送達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這些只是維權中的小插曲。不管怎樣,希望案件儘快能有結果,也希望被告終止侵權行為,減少對我們的損失。”房金所品牌運營總監李晶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

  關於房金所這一商號的歸屬權,深圳房金所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從一開始表現的就比較主動。

  “我們也是沒有辦法。不可否認,被告方在資訊資源和社會知名度上,都有比較大的優勢。看著自己辛苦的成果白白被別人利用,萬般無奈,我們只能希望通過法律途徑得到合理的解決。”房金所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

  易居中國方面的一位工作人員説,“只知道公司最近有這麼個事,具體是什麼情況,就不是很了解了。”

  

   04月15日 新京報:國壽轉型:一年"丟"2.7萬個銀保網點 市場份額下滑

  從去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銀保新政如今已滿一年。受銀保新政和自動調整影響,中國人壽2014年銀保網點減少2.7萬個,為已披露銀保網點情況的上市險企中減少最多的,同時也是國壽2007年A股上市以來最大減幅。

  記者統計中國人壽2007年A股上市以來的銀保網點數據發現,中國人壽自2010年開始調整銀保渠道,縮小銀保躉交規模。但這一轉型也給國壽帶來了市場份額的下滑。

  同時,不少中小險企借機加大銀保銷售力度,擴充銀保銷售渠道。加上背靠銀行大樹的銀行係保險公司,大型險企的市場份額預計將進一步壓縮。中國人壽總裁林岱仁預計,大公司市場份額今年還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記者統計中國人壽自2007年上市以來,8年的年報中關於銀保渠道銷售代理網點的數據發現,國壽的代理網點在2009年和2010年達到最高值,為9.7萬個,2010年後,數量逐年減少,2013年開始跌破9萬個,2014年為這8年最大減幅,中國人壽2014年銀行保險代理網點6.1萬個,減少了2.7萬個。

  一位接近國壽內部的人士表示,網點減少有公司主動調整的原因。去年以來,國壽完全控制銀保躉交的規模,銀行想多賣都不行,這樣可能會造成網點有所下降。同時,過去很多網點本身是沉默網點,沒有業務,國壽就主動放棄了。此外,去年網點減少那麼多還有銀保新政的影響。

  為引導銀保業務結構調整,進一步規範銀保銷售行為,降低銷售誤導風險,2014年1月,保監會、銀監會聯合發佈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銷售行為的通知》(俗稱“銀保新規”),並於去年4月1日開始實施。其中規定,商業銀行每個網點在同一會計年度內不得與超過3家保險公司(以單獨法人機構為計算單位)開展保險業務合作。

  一位保險學者表示,一個會計年度每個網點不得與超過3家保險公司合作,這樣競爭就很激烈,銀行代理成本會更高,保險公司的利潤就更低,所以有些公司在收縮業務網點。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銀保渠道原來是國壽佔比最大的一塊,但其早就開始做一些調整了。新規出來以後,調整得更厲害一點而已。

  上述接近國壽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中國人壽確實從2010年開始調整銀保渠道,這幾年來一直在轉型。原因之一就是規模太大了,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沒有滾存效應,每年都要靠新單的高增長去維持業務不至於下滑,甚至不帶來現金流的風險,壓力很大。而且成本太高,做這麼多,其實公司不賺錢。

  中國人壽總裁林岱仁去年曾表示,國壽2012年銀保躉交最高到過1300億,2013年約700億,2014年和2015年都要控制在700億以下。(中新網金融頻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