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今年我國將在8大領域推進經濟體制改革

  • 發佈時間:2015-04-18 07: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林火燦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日報北京4月17日訊 記者林火燦報道:4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連維良介紹了今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有關情況。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連維良表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任務艱巨而繁重,抓落實將成為今年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面臨的重點和難點。

  連維良介紹説,2015年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根據部署,今年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主要包括8個領域39項。其中,在持續簡政放權方面,包括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投融資、價格、統一市場等改革,逐步形成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管理新模式。在深化企業改革方面,包括系統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推進電力等重點行業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和國有資本效率。要完善産權保護制度,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在落實財稅改革方面,包括實行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力爭全面完成營改增,研究推進資源稅、個人所得稅、環境保護稅等改革,更有效地發揮財政政策對穩增長、調結構的積極作用。在推進金融改革、加快推進城鎮化、農業農村和科技體制等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化民生保障相關改革、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等領域,也有明確的部署和要求。

  連維良説,為確保經濟體制改革各項工作任務順利完成,中央已經建立一系列有效的工作推進機制。一方面,中央將及時研究決策重大的改革方案,通過多種有效形式推進改革措施落實,並及時研究協調改革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另一方面,各項改革任務都有專門的督辦機構跟蹤督查,對有些改革措施還要進行年度評估,確保各項改革措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連維良説,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問題意識、攻堅意識,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實,確保完成各項改革任務。做好今年的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應該注意圍繞政府和市場關係這個核心,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力度,再取消一批行政審批事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投資創業門檻,促進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雙引擎”取得更大成效,穩定和擴大就業,推動經濟穩中有進和提質增效升級。同時,要聚焦當前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凸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問題,優先推出一批激活市場、激發活力的改革舉措,更多地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擴大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促進社會公平,更好兜住民生底線,努力在改善民生中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更好服務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

  連維良表示,有關部門將努力以改革的新成效、新紅利支撐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增強全社會的信心,促進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

  連維良表示,在推進裝備“走出去”,加強國際産能合作領域,今年我國將制定更具體的改革方案,提高裝備“走出去”的效率。

  連維良説,支援中國裝備“走出去”,是既利當前又惠長遠的重大戰略舉措。目前,我國仍然有不少體制機制障礙影響了“走出去”的進程和效率。我國將加快推進改革,努力做到“三個減少”和“三個拓展”,為裝備“走出去”保駕護航。

  連維良介紹説,所謂“三個減少”,首先是減少審批,除少數必須經過批准的以外,其他境外投資原則上一律取消審批核準,實行備案管理。其次是減少收費,清理取消針對對外投資和裝備“走出去”各環節的不必要收費,讓企業放開手腳去闖市場。再次是減少限制,清理和取消對企業或者制約企業“走出去”、制約裝備“走出去”的不合理限制。

  所謂“三個拓展”,一是拓展融資渠道,為裝備“走出去”提供融資支援;二是拓展合作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在境外設立更多的網點,為裝備“走出去”提供服務,政策性或商業性的保險公司也要為企業裝備“走出去”提供信用擔保和相關保險服務;三是拓展合作機制,建立健全不同層次的雙邊、多邊合作機制,通過政府合作機制為裝備“走出去”和企業“走出去”提供服務和支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