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面對大盤震蕩 如何操作應對

  • 發佈時間:2015-04-17 15:31:52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A股市場似乎沒有像先前一樣成為唯一的焦點,反而是港股、B股、新三板和新上市的兩個期指接連成為了短期引爆的主角。而細想一下,無論是上述哪一個市場在吸引眼球,對於A股而言都是一種資金的分流。

  市場是如此,更值得關注的是,現在投資者可以開20個帳戶了,導致網路開戶和現場開戶全線擁堵。與此同時,新基金大量發行,私募基金成立更是如雨後春筍,再加上儲戶資金投入和到期的信託資金也在源源不斷地流向股市。故就短期而言,最終的博奕結果完全取決於未來新增和分流資金最後的比拼結果。與此同時,3月份和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也已公佈。其中,有兩種數據引人關注:

  一組是M2增速為11.6%,顯示寬鬆不如市場預期的那麼樂觀。M1增速僅為2.9%,預示著活期化下降速度在加快,其中一方面是由於在連續降息的背景下活期轉換為定期,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儲戶大搬家從銀行轉向股市變成體外迴圈,如果是後者,那麼對股市是有利。但剪刀差卻在加大,這也是與以往牛市産生的背景完全不同。

  另一組是一季度的GDP增速為7%,直接降至基準線。與此同時,工業增加值增長僅為6.4%。這均顯示經濟仍較為疲軟,但從GDP的增速來看,多空卻有不同的理解。空方認為就在基準一線,所以進一步寬鬆將延期。多方則認為直接降至7%,肯定會快速引發第二次降存準。究竟哪方會獲勝,就看央行何時再啟動第二次降存準。

  而對於上證50和中證500的期指上市後的運作方向,也是市場的一個大謎。週四的亮相以及未來方向的發展將會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5年後的4月16日再增加兩個期指品種,令許多空頭想起了2010年的4月16日,這是比較悲觀的理解。而樂觀的理解是,這將形成小品種大幅炒作後鎖定利潤的新套利模式。究竟哪種理解更為精準,只有留待市場檢驗了。但不管結果如何,以後終於可以在三個期指品種中做跨品種套利了。

  在不知不覺中,第二輪降息後滬指又上漲了千點,上漲點數已經等同於第一次降息了。在眾多消息的影響下,市場在這裡出現震蕩實屬正常。而且在品種上也出現了明顯的分化,有些滯漲的品種包括銀行開始有了起色,但一些小品種卻轉向寬幅震蕩甚至跌停。

  在這種背景下,或許我們很難去按照指數做出一刀切的市場應對,反而更應該從自己手中持有品種的反應上去決定去留或者滾動。但有一點應明確,應該留一些在震蕩中仍顯示較好彈性並且前期滯漲有業績支援的品種。

  更值得明確的是,正因為震蕩時時在盤中産生,所以從謹慎性原則考慮,應儘量不要滿倉,而且也不適合開新倉,反而應該留有現金在盤中震蕩時做好自創的T+0滾動,以達到不斷降低手中股持倉成本從而擴大盈利的目的。而對於那些前期累積升幅極大卻在震蕩中盤落或者明確跌勢的品種,應該要及時止盈離場。

  東方證券 潘敏立

  本版觀點僅供參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