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他能玩轉現實版開心農場嗎

  • 發佈時間:2015-04-17 07:37:29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風靡網路的開心農場,只是場虛擬遊戲。現實版的開心農場,會是個什麼樣子?

  如果你感興趣,可在1個月後,去張優華莊園裏,租下一小塊地,播下選好的種子。平時上班忙,你甚至可通過手機軟體,隨時監控田間地頭的莊稼。

  在南大街八角寺,張優華的莊園裏,綠葉掩映、瓜果飄香。為打造好莊園,他不斷想出新點子,以致規劃圖都換了5個版本。他為3000畝莊園取了個詩情畫意的名字——十里荷香。

  你也許不知道,今年44歲的張優華,當初靠的是30元起家。

  世代種菜

  他趕新潮搭建蔬菜大棚

  80年代末期,南下打工潮正興。當時18歲的張優華,與幾個兄弟分家,同三哥另起爐灶。當時哥倆都還是單身。

  分家的時候,他分到30元錢。當時這點錢,可買幾身布衣裳,也可買50斤米。雖然趕上南下打工潮,可他對打工沒興趣。

  張優華的父親,是個老菜農,當時在老家臨江,是圈子裏的名人。他靠種兒菜,已有上萬元積累,是當地的兒菜大王。那個年代所謂的幾大件,包括冰箱、電視等,他樣樣都有。

  爺爺輩也是菜農。從小耳濡目染,兩兄弟也打算種菜。不過,他當時開新潮,是首個在永川搭蔬菜大棚的人。

  “當時反季節的茄子要貴一半。”張優華説,菜價倒是貴,可買苗子實在太辛苦。

  當時從臨江到重慶,先乘悶罐火車,再趕碼頭乘船,到苗商家裏要花七八個小時。在苗商家住一晚,次日再挑著菜苗回家。往返一趟不容易,兄弟倆儘量多挑,一次一人要擔上百斤。

  張優華很愛學,自己買了些書,留在晚上有空看。一兩年後,他也開始自己培苗賣。就這樣,兩兄弟靠四、五畝地,5年裏攢下3萬多元,這在當時可算是小富。

  進城打拼

  他決定眾籌註冊開公司

  三哥結婚後,兩兄弟分家。張優華分到1.5萬多元。分家後怎麼辦,繼續種菜嗎?

  這次分家時,張優華22歲,還是單身。他想繼續種菜,可憑自己單打獨鬥,根本忙不過來。

  “一個人又要下地,又要洗衣做飯,非常麻煩。”張優華思來想去,想到自己懂種菜,打算去試賣菜種。

  他因為懂技術,又曾種過菜,在當地有點口碑,賣種子很多人肯買賬。為消除農戶買到假種子的擔憂,他在鎮上租下個門面。這也是鎮上的首個菜種門市。

  “有個門面農戶放心,不擔心你跑了,有事也好找我。”張優華説,“單純做生意,沒種地操心的事多,這時算是正式從商。”

  當時他除了賣點菜種,還順便賣些農藥、肥料。三年下來,投進去的1.5萬已經翻倍。在這期間,他也與女友結了婚。

  慢慢地,他開始不滿足現狀,打算到城裏拼闖。1995年底,24歲的張優華帶著妻子,進軍永川三岔河市場。他們註冊的首個公司也在那裏誕生。

  當時公司註冊要50萬,可他手裏的錢加起來,也只有三四萬。考慮到自己有一技之長,在分析公司運作風險後,他決定湊錢一搏。

  遭遇挫折

  兩年搬家8次只為省錢

  到三岔河市場後,前面的幾個月裏,生意非常順當,可挫折也緊隨其後。1996年起的三年裏,是他創業最艱難的歲月。

  一年時間裏,他費掉全部家當,公司近乎回到原點。當時的公司小,員工也多是親戚,討工資壓力並不大。可最麻煩的是,手裏沒流動資金,生意也無法運轉。

  無奈之下,張優華又不願服輸,便去找供貨商溝通。他的供貨商,都是多年合作的老夥伴,也不願看他的公司倒下,便同意先賣種子再結賬。

  他回憶説,起初的兩年最難熬,最痛苦的就是搬家。兩年時間裏,他至今記得搬家八次,去過半邊街、永青橋、農科所等地。

  他清楚記得,當時的房子,單間一般上百元,全年下來上千。有次為省下20多元月租,搬家到永青橋。他的算盤很簡單,月租省20元,年租就能省200元,省下的錢能多租1個月。

  為讓公司繼續運轉,他還讓妻子出面,去找岳母借錢維持。他説,妻子在那兩年裏,日夜操心衰老不少。但是,夫妻感情卻並未受影響,反倒與日俱增。

  開心農場

  市民可租地週末當菜農

  公司經營好轉後,他再次揚帆起航。一開始與人合夥辦公司,後又單獨創辦起農業産業化市級龍頭企業——民哈哈農業公司。

  他一邊做企業,一邊在清華大學進修MBA,不斷優化公司管理。

  不過現在,他用“民哈哈”做支撐,去實現他多年的莊園夢。在2010年開始,他在南大街八角寺相中一塊地,以此大力發展4A級農業景區。

  經過幾年的發展,他的莊園規模已有3000畝,其中有李子園、草莓園等八大景區,春可嬉戲花海,夏可觀花採蓮,秋能採果抓泥鰍,冬能摘草莓、看紅梅等,園內還有垂釣等項目。

  再過1個月,莊園的開心農場即將開園,有興趣的市民,可租下小塊地,週末來當菜農。平時上班忙,也可通過手機軟體,監控地裏莊稼的長勢。

  “設置的項目都接地氣,設計規劃都注重體驗。”張優華説,為不斷優化莊園,他已經換了5個版本的規劃圖。“現在項目基本成型了。”

  他的田間超市也將運作。以後到訪的遊客,進園看中啥摘啥,帶些放心蔬菜回家。另外,要是哪個單位食堂用量大,可在莊園租下一塊土地,莊園工人按食堂要求下種收菜。

  按照張優華的設想,以後他的這個莊園,將融合農業、産品加工、觀光為一體,打造成城裏人週末度假的休閒地。

  今年44歲的張優華説,他的創業沒有離開過農業,他也希望別人當他是農民。在他眼裏,農民不再是身份標簽,而是一個體面的職業。

  張優華在菜地檢查南瓜長勢。

  重慶晨報永川讀本記者

  郭發祥 報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