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積極應對 巧渡難關

  • 發佈時間:2015-04-17 05:51:4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整體情況不容樂觀。雖説兩位數的增速已成“往事”,但今年一季度稅收收入1.2%的增速、中央財政收入負增長的情況,還是讓人有些難以接受,一些地方政府也在抱怨“錢少了”,“日子難過”。

  財政收入增長乏力不僅受整體經濟形勢不景氣所累,也與我國經濟結構形成的稅源分佈有關:煤炭等資源能源型行業産能過剩、房地産業不景氣、進出口貿易下滑……這些原本挑起財政收入大頭的“壯勞力”,現在都拖了財政增收的後腿。同時,“營改增、小微企業減稅以及普遍降費”等政策勢必也會減少部分財政收入。

  “錢少了”是必然,“過日子”有學問。一是要處理好長期和短期財政收入的關係。既不能因為稅收收入減少了,就想方設法巧立名目,正稅不足雜項補,竭澤而漁加重企業和居民負擔;也不能藉口經濟形勢不好稅收下滑是理所當然就放任不管懶政惰政。當前,仍要放眼長遠,積極應對。堅持結構性減稅和普遍降費,為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減負,促進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通過養稅源、壯稅基來確保未來財政收入能更好更多更穩定。二是要處理好財政增收趨緩和財政支出加速的矛盾。政府部門既要降低自身運作成本過“緊日子”,更要提高財政資金徵收、管理和分配的效率,管好收入,優化支出,把錢花在“刀刃”上,保民生、保就業,解決發展中最緊迫的問題。三是各級政府要加大盤活資金的力度,讓趴在賬上的資金成為滋潤實體經濟的“活水”。四是要用好國債、地方債等債務融資工具,借明日的錢為今日用,平滑財政收入,緩解收支矛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