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務部:外企也要適應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5-04-17 05:31:15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務部16日發佈,2015年1-3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14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3%,服務業仍然是吸引外資流量的強力“海綿”;同期,我國境內非金融類投資者累計實現投資158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6%,裝備製造業成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生力軍。

  實際上,2014年我國吸引外資首次超過美國,坐上外資流入大國的頭把“交椅”。商務部表示,來自多方面的數據反映出我國投資環境的綜合優勢依然突出,吸收外資的綜合競爭力依然較強,並未出現所謂的“外資撤離潮”。

  另外,商務部高度重視推動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産能合作。據透露,下一步商務部將提出支援鐵路、核電、汽車、船舶、化工、冶金等優勢行業開展國際産能合作的指導意見;2015年安排的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將重點支援高新技術、先進製造業、優勢行業的對外投資合作。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趙曉

  吸引外資??

  服務業利用外資同比增24.1%

  據商務部統計,3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6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1-3月,全國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861家,同比增長22.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14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3%(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不僅如此,我國利用外資結構繼續優化,服務業仍是吸引外資流量的強力“海綿”。1-3月,我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215.9億美元,同比增長24.1%,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61.9%;同期,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112.2億美元,同比下降3.6%,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32.2%。

  實際上,近些年來,我國吸收外資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介紹,2001-2014年我國服務業吸收外資佔比從2001年的24%,提高到2014年的55.4%,但相應地,製造業利用新增外資的規模和比重持續下降,即原有的一些製造業外資企業對中國的業務進行一些調整。

  沈丹陽在15日的發佈會上表示,製造業利用外資的下降和原有製造業的調整,恰恰是發生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之下,商務部認為是正常的,不宜被過度誇大。

  在沈丹陽看來,“這些數據充分反映出我國投資環境的綜合優勢依然突出,也説明我國吸收外資的綜合競爭力依然比較強。”

  按照國別而言,不同國家對華投資增速則出現較大差異。1-3月,英國、法國、沙烏地阿拉伯分別對華投資3.7億美元、3.7億美元和2.4億美元,同比增幅較高,分別為40%、258.7%和776.7%;與之相對,日本對華投資10.6億美元,同比下降12.3%;美國對華投資6.2億美元,同比下降40.4%。

  此外,歐盟28國對華投資20.2億美元,同比增長30.5%;東盟對華投資13.5億美元,同比下降31.2%。

  另外一項值得關注的數據則是,與中西部地區相較,東部地區表現出較強的外資吸引能力。1-3月,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97.8億美元,同比增長18.8%;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26.7億美元,同比下降26%;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24.3億美元,同比下降15.2%。

  對外投資??

  裝備製造業成生力軍

  商務部同時還發佈,今年一季度,我國境內非金融類投資者共對全球142個國家/地區的233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158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6%。其中股本和其他投資1323.5億元人民幣,佔83.7%,利潤再投資257.4億元人民幣,佔16.3%。

  今年一季度,我國內地對中國香港、東盟、歐盟、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日本等七個主要經濟體的投資達到199.8億美元,佔我國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77.5%。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一季度,我國內地對歐盟投資35.4億美元,是去年同期4.4億美元的8倍多。沈丹陽介紹,我國內地對歐盟投資暴增,主要是由於中石油在荷蘭投資28.85億美元所致。

  實際上,近些年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也呈現大流量的趨勢。今年1季度,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上億美元的國家/地區有19個。

  令人欣喜的是,裝備製造業成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生力軍。今年一季度,我國裝備製造業對外直接投資持續增長達到9.6億美元。其中專用設備製造業3.09億美元,佔32.1%;汽車製造業2.19億美元,佔22.8%;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2.04億美元,佔21.2%;鐵路、船舶、航空航太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9113萬美元,佔9.5%。

  與此同時,相關設備的出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數據顯示,1-2月我國鐵路設備,包括鐵道及電車道的機車、車輛及相關零件的出口超過6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了51.8%。

  “商務部高度重視推動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産能合作工作。”沈丹陽表示,為推動裝備産能“走出去”,下一步,商務部將結合行業優勢和東道國特點,明確提出支援鐵路、核電、汽車、船舶、化工、冶金等優勢行業開展國際産能合作的指導意見。

  其中,2015年安排的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要重點支援高新技術、先進製造業、優勢行業的對外投資合作,重點用於可拉動國産裝備出口的境外重大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和國際産能合作項目。另外,商務部還將通過改革創新,推進産融結合,促進對外投資合作轉型升級,增強企業帶動裝備産能“走出去”的能力。

  ■連線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

  沒有所謂的

  “外資撤離潮”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今年1月底發佈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2014年中國吸收外資1280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外資流入國。令人費解的是,作為全球最大的外資流入國,“外資撤離潮”“外企撤離論”仍時有出現。

  對此言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並不認同。他説,根據上海美國商會《2015年中國商業調查》,有73%和75%的受訪企業2014年在華業務實現盈利或者收入增長,有67%的受訪企業計劃2015年擴大在華投資。“這充分反映出我國投資環境的綜合優勢依然突出。”

  在沈丹陽看來,中國吸收外資的綜合競爭力,除了體現在外商普遍看好我國潛力巨大,以及穩定增長的國內市場這個因素以外,也跟我國法律制度體系日臻健全,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不斷完善,産業配套能力迅速提高有很大關係。

  “我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大力推進各項改革。”沈丹陽説,在上海自貿區探索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同時加大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使吸收外資環境持續改善,是吸收外資規模持續增長最主要原因。

  沈丹陽説,儘管有一些跨國公司對我國的投資環境有所抱怨,這主要是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之後的不適應。

  據介紹,從今年第一季度最新數據來看,外商投資新設企業數和實際外資金額分別增長22.4%和11.3%,終止企業數下降17.6%,減資企業數也比去年下降了35.7%,其中製造業領域分別下降11.8%和37%。

  “這個數據説明外商對華投資是有出有進的,但總體上是進大於出,並沒有出現所謂的‘外資撤離潮’。”沈丹陽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