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01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文明村鎮創建暖人心

  • 發佈時間:2015-04-17 02:29:5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操戈鄧衛哲

  如何既鼓起農民的錢袋子,又提高其文明程度?作為海南第一人口大鎮的儋州市那大鎮,近年來通過文明村鎮創建,全面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村容村貌得以改觀,村居環境不斷改善,村民素質不斷提高。今年2月,那大鎮被中央文明委評定為“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

  走進那大鎮力乍村,硬化後的鄉村小道兩旁綠樹成蔭,一棟棟客家民居在綠樹掩映下別有風情,撲鼻而來的粽香和滿眼的綠樹紅花讓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流連忘返。

  “而就在幾年前,力乍村還是鎮裏遠近聞名的問題村,打架鬥毆不斷,村裏更是污水橫流、垃圾遍地,連條像樣的水泥路都沒有。”儋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那大鎮黨委書記陳海潔介紹,為全面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012年鎮裏提出“百村十個一”工程,即一個村莊,要有一套規劃,一條硬化道路,一間文化室、文化廣場、健身器材,一套廣播、電視,一條安全飲水管網,一班公交車,一間戶廁,一名衛生管護員,一項特色産業。

  據了解,那大鎮“百村十個一”工程開展3年多來,已實現全鎮147個自然村、農場連隊道路硬化且互聯互通,文化室、健身器材、廣播電視等村村都有,做到農村飲用水衛生指標常態監測和治理,每村配備一名環境保潔員。今年3月那大鎮還實現了村村通公交,7條鄉村公交線路每隔50分鐘發一班車,不僅方便了村民出行,還推動了物流、電商向農村延伸。

  一村一規劃,村村成佳品。陳海潔介紹,按照不規劃不設計、不設計不施工的理念,那大鎮在村莊整治初期用七分力量抓規劃、三分力量搞建設,初步形成了以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為龍頭,涵蓋鎮域村莊佈局規劃、土地綜合整治規劃、中心村建設規劃、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的規劃體系。

  “特色示範村的建設,旨在探索一條原真性保護、原住式開發、原特色利用的路子,整合原有建築形態、自然環境、傳統風貌、民俗風情等歷史文化元素,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陳海潔説,那大鎮結合當地丘陵、盆地、平原、林地等地理條件,將綠色生態與歷史古跡、紅色文化等人文特色相融合,改造建設了40多個特色示範村。

  特色村的建設離不開産業支撐。對此,那大鎮各村著力打造特色産業帶動農民致富。那大鎮鎮長王明魁介紹,為了增加農民收入,那大鎮多個村採取“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扶持典型示範戶。目前,全鎮以種養為特色的林下經濟農戶達到3000戶,年增收逾3億元;建起了100多家“農家樂”,年産值5000余萬元;通過發展蘭花、玫瑰等花卉苗木和珍貴樹種等“美麗”産業,使示範村農民每人平均林業收入佔到農業收入的五成以上。2014年全鎮國民生産總值實現66.81億元,同比增長15.1%。

  “農民的口袋有錢了,提升村民的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陳海潔認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須協同推進,而文明創建必須抓典型示範,村“兩委”幹部要樹立標桿。

  為此,那大鎮先後開展了衛生文明戶評選、最美鄉村衛生管護員表彰、道德模範表彰等宣傳推廣工作。吳倡汝、江紹滿等老人的事跡為那大鎮人釋放了滿滿的正能量。

  在發揮經濟和文化優勢的同時,那大鎮還將政務服務前移,在各村建立了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一站式便民服務平臺、心連心服務工作站和鄉村郵站等為民服務機構。完成了自然村和社區的“民情臺賬”建立和村務公開工作,並由政府“買單”為農村聘請律師,建立起覆蓋全鎮各村(社區)的法律顧問網路。

  為確保這些服務機構常年有效運作,那大鎮構建兩級服務平臺,投入80萬元在鎮機關和各村委會及下屬企業安裝了指紋考勤機,農民不出村就能辦成很多事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