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涼山彝族企業協會副會長沈曉英:讓彝繡綻放民族服裝光彩

  • 發佈時間:2015-04-17 00:30:0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看見了我美麗的服裝,就知道我從哪來。"構建涼山彝繡産品市場銷售網路,推動彝繡産品市場化、國際化、品牌化是沈曉英的理想

  2012年8月,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中華紅絲帶基金名譽理事長的黃孟復帶隊到涼山考察公益項目時提出:“對於涼山的支援,要將‘輸血’逐漸轉變為‘造血’支援,發掘當地的特色産業,幫助更多人能夠自力更生,脫離貧困。”發展彝繡産業成為一系列項目頗為耀眼的亮點,而涼山彝族企業協會副會長、涼山阿英莫彝族精品服飾公司董事長沈曉英則是將此項目付諸實施的領軍人物。

  年逾不惑的沈曉英,她的彝族名字是沈比阿英莫,從小跟著母親學習彝族刺繡手藝,12歲時已是名滿山鄉的刺繡高手,人們叫她花仙子。18歲那年,她離開家鄉外出打工,穿著自己設計的彝繡服裝,自己做模特,以獨具氣質的彝繡服飾走上大街,馬上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受到周圍人的歡迎。2005年,“西昌英子民族服飾店”開業,涼山電視臺等媒體多次對她和她的彝族服飾作了特別報道;新華網以“英子彝繡”為題,向世界介紹了她和彝繡,不久她成功註冊了屬於自己的“阿英莫”商標。

  作為一種有形的物質文化,涼山彝族服飾被西方專家學者讚譽為“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史”。在“繽紛中國——中國民族民間服飾文化暨中國民間文化遺産工程成果展”上,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馮驥才走進展覽廳時,一眼就認出了沈曉英帶來的彝族服飾,長達20分鐘的交談,馮驥才説:“這個服飾漂亮,涼山的彝族服飾是古老的、傳統的文化,我在國外也經常看到很多彝族服飾,不能讓它流失出去了,必須保留下來,保留的同時一定要創新。”

  “在北京的那幾天一直都是下著雪的,但我一點都不覺得冷,因為太高興了,好多人都很喜歡我們這個彝族服飾,每個人看到我的服飾時説的第一句話就是:簡直太漂亮了!”幾年過後,沈曉英依然記得當時參加全國民族民間服飾文化展時受歡迎的盛況,她帶來參展的彝族服裝有4套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收藏。國慶60週年慶典“團結奮進”彩車遊行上彝族代表穿的服裝就是她設計的,作為出國訪問贈送的禮物,在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辦公室裏也懸挂著沈曉英的彝繡。

  在中華紅絲帶基金、香港女工商專聯、涼山州總工會決定共同發起啟動彝繡項目的幾年裏,沈曉英積極響應州政府提出的努力把彝繡産業發展成“涼山婦女就業創業最大的民生工程”的號召,學習借鑒蜀繡、羌繡的成功經驗,在創新推動彝繡科學發展的同時,協助涼山州總工會培訓彝族繡娘560多名,讓深山裏彝家婦女掌握一技之長,帶動她們增收致富,讓彝家女靠一針一線把錢掙到手。現在沈曉英店裏有180名員工,很多都不是招聘進來的,而是自己“找到府來”的。這些“找到府來”的員工,大多不是西昌本地人,而是其他縣上的農村婦女,這些人找到她時有些甚至不會刺繡,沈曉英收下她們後還要手把手地教。

  成功後的沈曉英不忘回報社會,她每年要拿出十幾萬元資助貧困學生,目前已資助了1000多名學生。2014年,沈曉英獲得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精神文明辦主辦的“四川好人——首屆感動四川十大年度人物”提名:義務為彝族婦女培訓刺繡技術,資助15名貧困大學生上學,持續為山區小學捐款捐物……櫥窗中,彝族刺繡的學生校服及書包,就是沈曉英為貧困學生送去的特殊禮物。在得知西昌市蕎地鄉文明小學的學生家境貧寒,上學穿的衣服破舊單薄,很多學生連書包也沒有,沈曉英和工人們急忙為他們趕制校服和書包,在新學期開學之際,為那裏的315名學生送去了鑲有彝族紋飾的新校服和新書包。這些事跡通過四川電視臺播出後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沈曉英自強自立,用愛心和真誠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也影響著身邊的人。

  被讚譽為“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史”的彝族服飾,寄託了彝族人對美好情感世界的追求,在沈曉英的店裏,密密麻麻地挂著上千種彝族服飾和繡品:濃烈的紅、沉鬱的黑,還有明艷的黃,相互交織映襯,彌散著一種強烈的“彝味兒”。“看見了我美麗的服裝,就知道我從哪來。”構建涼山彝繡産品市場銷售網路,推動彝繡産品市場化、國際化、品牌化是沈曉英的理想,她常説:“如果在彝族服飾實用性中表現出藝術性,在彝繡神韻中體現鮮明的時代色彩,讓彝繡在民族服裝中綻放光彩該多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