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牛市”中的中國股市著手完善風險管理機制

  • 發佈時間:2015-04-16 18:13:3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4月16日電(記者潘清 陳雲富)作為2015年全球表現最亮麗的市場之一,處於“牛市”進程中的中國股市正著手完善風險管理機制。16日,兩隻股指期貨新産品在坐落于上海浦東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掛牌上市。

  上市當天,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開盤走出完全不同的走勢,上證50股指期貨高開高走,中證500股指期貨則一度大幅跳水。兩大新品種盤中交易都異常活躍。截至收盤,上證5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大漲7.3%,累計交易15.6萬手,中證5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則下跌1.4%,累計交易12.3萬手。

  此時,距離中國內地首個股指期貨産品亮相已過去了整整5年。來自中金所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滬深300股指期貨順利交割59個合約,累計成交6.93億手,累計成交552.79萬億元。在全球股指期貨市場,滬深300股指期貨這個“後起之秀”已躍居第二位。

  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在中金所股指期貨新品上市儀式上表示,滬深300股指期貨上市顯著提高了股市的內在穩定性,增強了投資者持股的信心,提升了金融機構産品創新和服務市場的能力,“催熟”了先進投資理念,對於改善中國股市運作機制、完善産品工具體系和促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隨著經濟金融改革深入推進,資金與貨幣的價格波動將成為常態。幫助市場主體有效管理風險,盤活存量金融資産,優化社會資金使用效率,緩解‘融資難、融資貴’難題,都迫切需要加快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肖鋼説。

  此番中國內地股指期貨市場擴容,與5年前的“破冰”同樣引人注目,市場分析認為這或與中國股市正在經歷的一波牛市行情相關。

  過去的半年中,A股市場在寬鬆流動性和趨好政策面的支援下快速上行,上證綜指近期連續攀上七年高位,兩市成交則穩居於萬億元上方。由此帶來的估值快速提升,尤其是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逼近百倍水準,引發了本土業界關於“泡沫”的爭議。

  與之相隨,海外對於中國股市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在麥格理中國區經濟學家胡偉俊看來,中國正在經歷改革,逐步將股市作為企業直接融資的一個渠道,因此中國股市“還有上漲空間”。但在一份題為《中國風平浪靜表像下的暗流涌動》的報告中,美銀美林分析師們説,在中國股市,“追逐風險的情緒正鬥志昂揚”。

  投資風險的加劇,以及風險管理手段的相對匱乏,使得兩隻股指期貨新産品對於中國股市的意義變得格外重要。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將股指期貨比喻為股市風險的“泄洪渠”,以及投資者避險的“逃生艙”。“對A股市場而言,股指期貨上市後風險可控了,機構更活了,理念進步了,服務資本市場發展全局的積極作用也得以顯現。”

  五年前滬深300股指期貨上市初期,恰逢中國股市受挫于樓市調控而持續走弱,這也令部分投資者擔憂擴容股指期貨可能導致A股牛市進程遇阻。

  對此,上海證券創新發展總部總經理李艷表示,作為衍生産品,股指期貨的運作難以改變現貨市場本身的運作趨勢。

  胡俞越則表示,上證50指數主要覆蓋金融、地産、能源等支柱性行業,中證500指數則容納眾多市值小、成長好的高新技術企業,代表著中國産業結構轉型的未來方向。“兩隻新産品將與先期上市的滬深300股指期貨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為牛市注入‘健康基因’。”胡俞越説。

  16日當天A股現貨市場的表現,印證了市場人士的判斷。當天滬深股指雙雙走高,分別錄得2.71%和2.35%的漲幅。

  事實上,對於總市值突破50萬億元、規模躋身全球前列的中國股市而言,擴容衍生品市場還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早在2006年,新加坡交易所就上市了新華富時A50股指期貨。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其成交量和持倉量迅速放大,分別相當於中國本土股指期貨市場的1.02%和13.58%。

  在這一背景下,擴容股指期貨市場成為中國應對離岸股指期貨市場威脅、積極參與國際衍生品市場競爭的關鍵之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