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揭秘讓你吃啞巴虧的旅遊合同

  • 發佈時間:2015-04-16 11:04:4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哈爾濱將旅遊糾紛納入仲裁範圍一事,引起遊客對旅遊維權尤其是對於旅遊合同中暗藏的各種玄機的關注。模糊概念、口頭承諾、將補充合同當成行程單簽署等都是遊客在與旅行社簽訂合同時經常遇到的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新版旅遊合同雖然細化了很多條款,但依舊有一些不法旅行社通過巧設陷阱讓遊客上當。比如解釋一些詳細問題的旅遊補充協議也具有法律效應。有旅行社就故意把旅遊補充協議和行程單“合體”,然後把一些隱蔽的“內容”植入其中,讓遊客誤以為這只是行程單,然後放鬆警惕簽字。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遊客,一般都認為只要看清行程安排就可以了,沒有認真閱讀文件裏的條款就簽字,結果到了當地發現很多自費項目、購物店等,回來想要維權的時候,發現這些內容都呈現在補充條款裏,作為具有法律效應的補充協議而存在,從而吃啞巴虧。

  遊客張先生就上過當。張先生和老伴曾看到過某旅行社推出的“俄羅斯雙飛8日遊”産品,覺得6800元/人的價格非常划算,就迅速預訂,簽約過程十分順利。但是回程後就向旅行社投訴,抱怨在當地參加了很多自費項目,自己在出行前並不知道。當張先生帶著相關合同文件來到旅行社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手中的行程單竟然就是一份旅遊補充協議,裏面清楚地標注著所有需要自費的項目,張先生這才恍然大悟,而旅行社方面沒有做出任何補償。類似張先生這樣的遊客還有很多,旅行社人士表示,很多補充條款是由地接社方面設計的,組團社方面也無權修改,遊客參團回來再投訴,組團社也無法做出相應的賠償。

  模糊概念、口頭承諾也是旅遊合同中常見的陷阱。模糊概念常出現在一些出境遊産品的住宿環節,通常産品內都標注相當於國內幾星級酒店,但其實星級酒店的概念就只限于中國,在境外是沒有星級標準的。

  而口頭承諾大多也無法兌現,如旅行社承諾遊客可以安排火車下鋪或一些特殊的航班班次,但最終未能按其承諾安排,一般遊客都無法維權。

  此外,出團形式不明示、不提供正規發票、簽訂的合同沒有蓋章等,也是比較常見的旅遊企業欺騙遊客的方式,這些都讓維權變得艱難。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教授王衍用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旅遊糾紛的問題,僅靠改善合同細則是不夠的。王衍用説道:“旅遊行業協會應起監督作用。行業協會要有律師的概念,遊客自身是不了解相關法律細則的,如果行業協會能夠聘請專業的律師負責旅遊合同的諮詢工作,會從根本上解決關於合同糾紛的問題。”

  另一方面,要從旅行社入手,要求旅行社方面出示簽訂合同的範本,標注容易出現糾紛的細則,提醒遊客注意,此項也應作為考察旅行社是否合規的標準,如果達不到相應的規範標準,將撤銷旅行社擁有的等級。(記者 陳傑 曾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