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財政部發佈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

  • 發佈時間:2015-04-16 10:21:40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需經財政承受能力論證並獲通過後方可納入預算統籌安排,“未通過論證”的項目,則不宜採用PPP模式。財政部4月7日發佈並施行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明確了相關規程。

  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是指識別、測算PPP項目的各項財政支出責任,科學評估項目實施對當前及今後年度財政支出的影響。開展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是政府履行合同義務的重要保障,有利於規範PPP項目財政支出管理,有序推進項目實施,有效防範和控制財政風險,實現PPP可持續發展。

  《指引》明確,PPP項目全生命週期過程的財政支出責任,主要包括股權投資、運營補貼、風險承擔、配套投入等。財政部門(或PPP中心)應當綜合考慮各類支出責任的特點、情景和發生概率等因素,對項目全生命週期內財政支出責任分別進行測算。

  股權投資支出應當依據項目資本金要求以及項目公司股權結構合理確定。股權投資支出責任中的土地等實物投入或無形資産投入,應依法進行評估,合理確定價值。如果社會資本單獨組建項目公司,政府不承擔股權投資支出責任。

  運營補貼支出應當根據項目建設成本、運營成本及利潤水準合理確定,並按照不同付費模式分別測算。在計算運營補貼支出時,應當充分考慮合理利潤率變化對運營補貼支出的影響。

  風險承擔支出責任是指項目實施方案中政府承擔風險帶來的財政或有支出責任。通常由政府承擔的法律風險、政策風險、最低需求風險以及因政府方原因導致項目合同終止等突發情況,會産生財政或有支出責任。風險承擔支出應充分考慮各類風險出現的概率和帶來的支出責任,可採用比例法、情景分析法及概率法進行測算。如果PPP合同約定保險賠款的第一受益人為政府,則風險承擔支出應為扣除該等風險賠款金額的凈額。

  配套投入支出責任應綜合考慮政府將提供的其他配套投入總成本和社會資本方為此支付的費用。

  根據《指引》,財政部門(或PPP中心)識別和測算單個項目的財政支出責任後,匯總年度全部已實施和擬實施的PPP項目,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具體包括財政支出能力評估以及行業和領域平衡性評估。財政支出能力評估,是根據PPP項目預算支出責任,評估PPP項目實施對當前及今後年度財政支出的影響;行業和領域均衡性評估,是根據PPP模式適用的行業和領域範圍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公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平衡不同行業和領域PPP項目,防止某一行業和領域PPP項目過於集中。

  《指引》要求,各級財政部門(或PPP中心)要以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結論為依據,會同有關部門統籌做好項目規劃、設計、採購、建設、運營、維護等全生命週期管理工作。

  《指引》規定,每一年度全部PPP項目需要從預算中安排的支出責任,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應當不超過10%。省級財政部門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確定具體比例,並報財政部備案,同時對外公佈。各級財政部門(或PPP中心)應當通過官方網站及報刊媒體,每年定期披露當地PPP項目目錄、項目資訊及財政支出責任情況。

  《指引》還提出,鼓勵列入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名單的高風險地區,採取PPP模式化解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存量債務。同時,審慎控制新建PPP項目規模,防止因項目實施加劇財政收支矛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