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快車”:順風車還是黑車?
- 發佈時間:2015-04-16 06:35:11 來源:南京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滴滴和快的合併後的首個戰略級産品,昨天,一個叫“一號快車”的非營利性服務在南京等全國61個城市全面鋪開,沒有起步價,只需每公里支付一定的費用就可以同城搭“順風車”。一方面,上班族早高峰用車更方便了;但另一方面爭議又起,乘客付了錢,算便車還是黑車?一時間,私家車“拉活”這個爭議性話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滴滴快的
平臺不收錢,車主、乘客分擔用車成本
滴滴快的人士介紹,目前,很多城市的人在上下班高峰期、雨雪天氣,都打不到計程車。“一號快車”的目的是將社會閒置車輛有效利用起來,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降低出行成本。而且搭“順風車”的方式,減少私家車空載率,推動節能減排。服務是公益性質,乘客所付費用都歸車主所有,軟體平臺不收取任何費用。
具體使用方式是,首先下載“一號專車”APP,點擊裏面的“一號快車”服務,定位所在地點,輸入去處。記者看到,為了推廣該項服務,“一號快車”推出了各種紅包優惠,比如新用戶首次充值可充100元送100元等。
有市民擔心,搭陌生人的便車存在安全隱患。目前“一號快車”的解決辦法是,把司機的身份、車牌等資訊送到公安、交通等部門進行核實。行駛過程中,設有GPS智慧定位系統。同時給乘客購買100萬元的第三方責任險、30萬元的坐乘險以及50萬元的交通意外保險。
平臺不掙錢,還給用戶發紅包;原本已經有了個能掙錢的“一號專車”,為何還要推不掙錢的“一號快車”,滴滴快的公司究竟圖什麼?滴滴快的的官方回應是,客戶群不同,“一號專車”是15萬元以上的高檔車,價格貴,定位商務客戶,“一號快車”是價格10萬元的私家車,定位普通老百姓。但業內判斷,此舉背後更大的意圖很可能是為滴滴快的公司旗下“一號專車”APP“引流”,吸引更多人註冊,做大市場蛋糕。
記者體驗
並不都是“順風車”,價格不比計程車便宜
昨天中午13點18分,記者在南京丹鳳街附近叫了一輛“一號快車”前往秦淮區永樂路。13點23分,一輛黑色本田轎車接單趕來。令記者意外的是,車主並非順路,還是專門過來提供服務的。
轎車車主是一名20多歲的小夥子。他説,中午接到單子專門出來跑一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順風車。隨後的交談中,他還透露,他是一位挂靠租賃公司從事專車服務的私家車主。“專車和快車沒什麼區別,哪個有單子我就接哪個。”小夥子説。
13點45分,記者到達目的地。司機手機上“一號快車”的收費價格表顯示:起步價0元,每公里2.47元,每分鐘收費0.2元,總價為27.12元。而同樣的路程,記者乘坐計程車花費是25元。“一號快車”價格比計程車還略貴。
不過,昨天下午,滴滴快的公司向本報反饋,由於系統第一天上線,南京地區的價格挂錯了。正確的價格應該是,無起步價,每公里2.04元,時間費每分鐘0.2元,最低消費9元,今天會修改到位。
管理部門
有償拼車涉嫌非法營運
“拼車”收費是否合法?不僅在南京,在全國這都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所謂的公益拼車平臺,一旦把關不嚴,極易給私家車從事非法營運提供條件。今年4月2日,“一號快車”曾提前在上海、杭州等7座城市試點。當時杭州市運管局交通法規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車輛是非營運車輛,從事相關運營,收取現金,包括支付寶交易、微信支付等途徑,或以油費、過路橋費等名義收取的一切有價證券,都屬於非法營運。”同樣,上海市交通委也稱其或涉嫌非法營運。
南京交通部門對“一號快車”也持謹慎態度。對於有償拼車是為分擔油費,並非盈利之説,客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江蘇省道路安全管理條例》和《南京市客運交通管理條例》,拼車過程中,只要涉及到收費,就涉嫌非法營運。現行的法律規定只看車輛是否有營運資質,沒有對收益進行核算,哪怕車主收了低於成本的價錢,沒有資質就涉嫌非法營運。
不過,在查處過程中,由於違規車輛外觀與私家車沒有什麼區別,加上經常會遇到不配合調查的車主或乘客,取證非常難。客管部門表示,雖然查處和取證難度大,但執法部門會堅持對此類行為進行查處。
專家觀點
借助網路技術,可防“渾水摸魚”
“順風車”還是“黑車”?剛一齣爐,“一號快車”就像他的“兄弟”“一號專車”一樣,在法律灰色地帶遊走。市場對它有需求,但它又“擾亂”了既有的交通生態圈,對待這個“新生兒”該疏還是堵?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用淘寶作比,稱現在專車平臺正面臨著與淘寶當年一樣的尷尬——被質疑無法監管,但淘寶今天的成功卻證明,以“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的理念才是對待新業態的正確態度。
“針對非法營運,目前不少‘拼車’軟體也設置了一些限制。”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顧大松説,比如“微微拼車軟體”就規定,每輛車一天最多只能“拼車”3次,以防止“黑車”借機營運。有的軟體設置了GPS,可查看車主的“順風車”線路每天是否固定等等。憑藉網路技術,手機“拼車”軟體讓“黑車”打著“拼車”旗號營運的難度大大增加。
本報記者 張希 葛妍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