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增長顯現新源泉(新論)

  • 發佈時間:2015-04-16 00:0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劉元春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彈性,不是體現在簡單的增量之上,而表現在存量的高品質和大規模上,為中國經濟應對各種衝擊提供了堅實基礎和緩衝餘地

  隨著GDP增速回落,“中國經濟崩潰論”和“做空中國論”開始露頭。這種悲觀思潮,如果不是刻意偏見,就是沒有全面把握。其實,換一個角度,我們很容易發現中國經濟呈現的強勁韌性和潛在活力。

  中國GDP增速雖然較2008年之前出現了明顯的回落,但這種增速回落,也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普遍現象。從國際看,2014年,中國7.4%的增速依然是世界大國中最快的,不僅高於世界經濟增速,也高於新興經濟體增速。一些具體指標也如此。據我們團隊研究,雖然近5年中國債務上升較快,但不到40%的政府總債務率,不僅低於105.7%的發達國家債務率水準,也低於大部分新興經濟體的債務率。2014年,中國銀行業的利潤增長率為9.6%,不良率1.6%,凈資産13萬億元左右,表明中國銀行依然是世界盈利能力最好、穩健指標最健康的銀行之一。比較包括政府、銀行、企業和居民在內的4張資産負債表,同樣會發現,中國這4張表依然是世界上表現最好的,指標均處於健康區域。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彈性,不是體現在簡單的增量之上,而表現在存量的高品質和大規模上,為中國經濟應對各種衝擊提供了堅實基礎和緩衝餘地。

  從結構層面看,中國經濟的“降速轉軌”曙光已現。外需驅動開始轉向內需驅動,貿易順差佔GDP的比重從2007年最高時的7.6%,下降到2014年的3%左右;消費佔比從2007年的42%上升到2014年的過半。三大産業結構也開始質變:第二産業佔比從2008年的47.5%下降到2014年的42.6%,第三産業佔比去年也達到48.2%。如果考慮中國反腐和政府體制改革對於消費結構、投資結構的衝擊,甚至可以得出結論: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是“去腐敗、去泡沫、去水分、有品質”的增長,有利於國民福利總體的改善,更有利於中國經濟中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事實上,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新源泉,開始顯現。

  比如,在大市場和大消費拉動下,大國經濟效應初顯;在新的區域空間佈局下,以産業大規模梯度轉移為動力,大縱深效應已經出現,中西部經濟增長步入新一輪高速增長區間;以大學生和人力資源為核心的第二次人口紅利,開始替代以農民工和低端勞動力為核心的傳統人口紅利,為“中國低端製造”轉向“中國高端製造”準備了大規模的産業後備大軍;不斷涌現的專利技術和大規模的技術人才,將驅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而近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系列政策出臺,也將為新一輪的創新紅利打下制度基礎。與此同時,人民幣的國際化,區域性自由貿易區的構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實施,金磚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國際金融機構的構建,勢必從更高層次創造中國的全球化紅利;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無論從戰略還是體制的層面,都將為中國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助推前行。

  中國經濟在一段時期內還將處於結構性、週期性調整的艱難期。但其已經展露的生機和活力,説明春天不會遙遠。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16日05 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