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機具新演示新期待

  • 發佈時間:2015-04-16 01:31:2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黃子洋本報記者肖力偉胡明寶

  春耕在即,4月13日至14日,2015年全國春耕生産農機化技術暨保護性耕作技術培訓班,春耕生産農機新機具演示會在陜西寶雞召開。

  4月13日上午,陜西隴縣東南鎮予村地頭,來自全國各地20多家農機生産企業的六大類70余臺地膜覆蓋、機械深松、玉米播種、殘膜回收等農機新機具一字排開,依次向全國各省(市、自治區)農機管理、推廣部門負責人及陜西各市(區)與會代表一展保護性耕作技術新機具作業的風采。

  “太牛了!”隴縣農機合作社的張治本看過常林滅茬旋耕機進行作業時感嘆。他拿著一把尺子在作業後的地裏反覆插下,邊插邊説,這深松的土層都超過30公分,比傳統旋耕機深10多個公分,有利於蓄水保墑;地面特別平,有利於灌溉;碎土性能超好,特別有助於種子紮根。

  看著正在作業的那些“大傢夥”,陜西鳳翔恒豐昌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彭亞明一臉羨慕。這次他帶著社裏的8個社員前來觀摩,他説社裏儘管有97台各色農具機,但相對於今天展示的這些新機具還是顯得有些落後,特別是缺少大馬力的深松整地機械。若有兩台,再配上幾臺小型旋耕機械,代耕3萬畝沒有問題。他説,對這大傢夥只有眼饞的份,一台幾十萬元,實力有限買不起,盼著國家農機補貼政策能有區別對待就好了。

  周圍許多村民跑來看熱鬧。予村村民陳仁俊説,看著這些新機具真新鮮,試著也覺得好使,自己買不起,盼望著村集體能多買些。

  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李偉國表示,春耕生産農時緊、任務重,是全年農業工作的關鍵。做好全國農機化技術推廣,對贏得夏季糧油豐收、實現全年糧食增産和確保農産品有效供給具有重要意義。他説,要高度重視耕種環節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從今年起,在保護性耕作技術示範推廣的基礎上,重點在我國的糧棉油主産區及生態脆弱區,開展保護性耕作技術創新與整合示範。同時,要以標準化耕種技術為基礎推進全程機械化,通過開展保護性耕作技術創新與整合示範,建立和完善具有區域特色的標準化耕種技術體系,促進耕種環節農機裝備結構優化,推進耕種環節由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轉變,實現農業機械化向高質、高效轉型升級。此外,要以標準化耕種促進農機配置系統的優化和完善。一是科學配置動力機械;二是加快完善配套機具;三是搞好試驗示範。

  陜西省農機管理局局長何存貴則要求全省各級農機部門切實抓好春季農機化生産。重點推廣深松整地、地膜覆蓋、節水灌溉、水稻育秧等機械化生産新技術;加快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嚴明工作紀律,確保惠農政策高效廉潔落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