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路悄悄粘上養老

  • 發佈時間:2015-04-15 08:10:16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邊是子女們熟練地用著網際網路,找吃的、找玩的、找用的;一邊是爸媽們閒坐一旁,或不解其樂,或欲試不能。這是如今不少家庭內的情況。

  老年人與網際網路,真的“八竿子打不著”嗎?傳統養老服務能否借“網際網路+”的東風,創造新商機,帶給老年人實惠?日前在京召開的“社會養老服務模式研討會”上,專家與業者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編 者

  一問 為何需要“網際網路+”

  老齡化呼喚市場發力,網際網路可以撬動市場

  記者:當前,社會養老服務壓力大嗎?該怎麼分擔?

  全國老齡辦副主任鮑學全:我國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已取得了階段性成就,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發展規模小,水準不夠高,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二是相關政策法規的標準不夠健全,相互銜接不夠緊密,政策落實還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三是社會養老服務發展中,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的作用發揮,尚處於初步階段。四是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市場參與度低,投入相對不足。

  中國的老齡化有其特點。首先是基數大,2014年底,60歲以上的老齡人有2.142億,佔總人口的15.5%。再者是增速快,根據專家預測,到2053年老齡人將達到4.78億左右,佔總人口的35%。面對老齡化,我國社會養老服務仍顯得相對滯後。發展社會養老服務,要在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作用,並動員社會力量發展多樣化、多層次、多類型的養老服務。

  記者:社會養老服務為啥需要“網際網路+”的助推?

  唯創國際集團董事長王振:許多的中國老人,不會上網,也不會用智慧手機。我們做了一個上千人的調查,發現在上海這樣發達的城市,用智慧手機的老人都不足3%。有人説老人捨不得買、腦子慢、看不清,但老人們回答得很可憐:就因為沒人教。

  老人用智慧手機、用網路的比例如此之小,換個角度看,正説明市場的潛力是如此之大。

  比如説,在買東西時,老年人很無助,挑選衣服、尿不濕、輪椅、旅遊産品時,老人們不掌握充分的産品資訊,很難決策。我們從這裡發現商機,去年上線了專門服務於老年人的網上商城。産品價格與效果公開透明,老人不滿意時,我們給他們退款。老年人網購養老産品,成為了我們的一片“藍海”。

  現在國內許多老年人,既有消費能力又有閒。讓這些老年人習慣智慧手機、上網購物,並且利用網際網路提供適合老年人的服務,不僅可以撬動養老市場,創造新商機,更能夠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與幸福指數。

  二問 如何實現聚變效應

  老人享受個性服務,企業通過新的商業模式賺錢

  記者:智慧設備與網路服務,咋為老年人量身定做?

  王振:如果你的産品和服務不能讓老年人接受,那問題一定不是出在老年人身上,而是你的産品和服務還不夠智慧,還不夠人性化。

  我們推出了一款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智慧手機。老年人不知道怎麼對焦、按快門,我們就告訴老人,只要對準人,一微笑或一伸“剪刀手”,手機就自動拍照。

  除了拍照,老年人還應該享受網購的樂趣。網購的一般操作,對老年人來説比較複雜。我們就給老年商城裏的商品做了二維碼,還給老人本身做了二維碼。老人的二維碼跟支付卡綁定,還整合了老人的地址、電話等資訊。只要掃一掃商品的二維碼與老人自己的二維碼,再輸入密碼,訂單就直接生成了,既不需要登錄,也不需要找各種按鈕。

  記者:養老與網際網路如何對接?老年人與企業能“雙贏”嗎?

  王振:微信的運營模式,對我們很有啟發。微信始終是免費的,那它怎麼盈利的呢?它做的不是一個産業,是全産業鏈。鏈條的核心是社交,微信牢牢地控制了這個入口。微信支付、發紅包、打車、訂票等延伸出來的鏈條,才是盈利的。這就打開了思路。

  我們做養老“網際網路+”,也往往不是直接從老年人身上賺錢。老人在我們這裡買東西,一般會更便宜。比如我們跟肉企合作賣牛肉,每斤售價比連鎖超市還要便宜5塊錢。我們讓老人們得到了實惠,也給肉企拓寬了銷路。我們跟肉企簽協議,老人們付的錢,要在我們的賬號上放一個月。我們做的,其實是金融模式。

  我們還有類似的模式。比如老人想買1瓶水,我們會向老人介紹:如果您想現在就拿到,這瓶水賣原價;如果您肯等1個月再拿,就能便宜1毛錢。老人們並不怕物流慢,只怕你不便宜。他們認為省下來的錢就是賺到的錢,他們願意等。

  再比如,快遞在“最後一公里”的人工成本很高,我們就鼓勵老年人到實體商城自取,這樣就能把商品成本減少8%。老人的貨到了,我們會給老人打電話説:如果您自己來提,我們可以送您3個雞蛋。這樣,老人一般都願意自己來提,到了實體商城有時還會轉一圈,買一些別的回去。通過上述這些模式,就實現了“雙贏”。

  三問 政府應該怎麼扶持

  企業要開思路、做精細,政府要退得出來、兜得住底

  記者:要想做強“網際網路+”養老,企業該怎麼做?

  全國老齡辦巡視員閻青春:第一,要有開闊的發展思路。要真正使老年人能得到他們滿意的各種服務,特別是在家門口得到服務,買到物美價廉的産品。第二,要有準確的市場定位。要真正把市場的機制引入到養老服務領域的全過程。第三,要有優質的服務保障,服務人員要經過專業訓練,具備專業知識、技能。第四,要應用現代的科技手段,線下和線上相結合,把養老服務融入到網點中。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繆力:對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需求,要在科學調研、科學數據的基礎上,做精細化的分析。需求分析越精準,養老服務業的産品就會越有針對性,才會産生積極的效益,才會有永久的生命力。要做好養老服務業産品,還要搞好頂層設計。一定要使所有參與養老服務業的主體受益,包括投資者、經營者、傳播者與服務對象。要整合社會資源,實現共贏。同時,運用高科技手段,實現“網際網路+”養老服務。

  記者:政府怎麼為“網際網路+”養老預留發展空間?

  北京市老齡辦副主任陳誼:我認為政府在此方面核心的工作,就是放開養老服務産業。首先考慮由社會作為承擔主體,這從養老機構的改革上可以體現出來。在北京市的400多家養老機構中,民辦養老機構已經佔到了六成。在養老床位上面,社會力量投入的床位已經佔到了七成。今後,社會力量的投入應該佔到90%。政府能夠退的,我們都退出;社會能夠幹的,都由社會來幹。社會幹不了,也不願意幹的,由我們政府兜底。

  對於扶持社會企業,我們有一系列的配套扶持政策。例如,去年大力興建的社區綜合性照料中心,332個街鄉照料中心完成覆蓋後,要全部交由社會運營。“網際網路+”養老企業,要深入我們的社區,落地生根,以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未來的方向是政府購買服務,管理服務交由社會,政府更多是做政策資金的保障與服務的監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