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多些暢通“民生最後一公里”的實招

  • 發佈時間:2015-04-15 02:36:28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民生最後一公里,是暢行還是擁堵,應該設立一個‘紅綠燈’。問題解決不暢了,就要及時亮‘紅燈’,刺一刺眼,加一點力。”記者新近到滬郊嘉定的安亭鎮採訪,鎮上領導説起了這個“紅綠燈”的故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安亭鎮在自己的網站上正式設立了即知即改民生問題監督“紅綠燈”,首批梳理出來的138個問題,全部上網。解決了的,亮“綠燈”;正在解決過程中的,亮“黃燈”;尚未進入解決環節的,亮“紅燈”(4月13日《新華每日電訊》)。

  各地紛紛出招解決“民生最後一公里”問題,受到了群眾的擁護和歡迎。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不看到,在有些地方一些“民生最後一公里”問題“山河依舊”,面貌未改,即便有進展,也是大同小異、舉步維艱,引起了群眾對政府及相關部門對解決“民生最後一公里”問題的誠信度和能力的懷疑。

  “民生最後一公里”問題由來已久。所謂“民生最後一公里”問題,恰恰是居民盼得最切、感受最深,也是政府部門落實最難、協調最煩的所在。只要一個疏忽、一個拖延,就會留下民生的“斷頭路”。對解決“民生最後一公里”問題缺少決心、缺乏辦法、缺失措施,群眾就有理由懷疑,就有權利質疑。從這個意義上説,上海市安亭鎮的“紅綠燈”制度,是值得借鑒的。

  大凡“紅燈”問題,其背後都有“一大堆理由”,一般是跨上下級、跨部門的“協調難度大”的硬骨頭。然而,誠如該鎮黨委書記所説:“過去,只要一句‘沒上級支援,鎮上自己辦不了’的話,就可以敷衍過去。但現在,‘紅燈’一直亮著,大家坐不住。”這就是監督的力量,這就是制度的威力,它迫使當地政府及職能部門既解放思想、轉換腦筋,又精誠團結、加強協作,更轉變作風、狠抓落實。

  民生問題無小事,面對任何一件民生實事,如果不能很好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那就等於白抓、沒抓。如何對待“民生最後一公里”問題,也反映了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幹部對待群眾的呼聲、願望和要求的態度誠懇與否的政治問題。“行百里者半九十”,民生實事愈到最後就愈要重視,就愈要抓小抓細、抓緊抓實。否則,就無法向老百姓交代,老百姓也決不會滿意。

  上海市安亭鎮實施“紅綠燈”制度的實踐同時告訴我們,解決“民生最後一公里”問題,只要提上議事日程,真正動起來,再難的難題,總有解決的辦法,“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事實上,從另一個角度看,實施“紅綠燈”制度,也有利於政府及相關部門充分調動上級、本級和群眾三方的積極性,在良性互動中,在多方面積極性、創造性的迸發中,在密切配合、合力攻關中,把“民生最後一公里”問題徹底解決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