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希拉裏的總統夢仍欠“東風”

  • 發佈時間:2015-04-14 07:19:00  來源:國際線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希拉裏到哪去了?’奧巴馬環顧四週問到。當時,他正在仰光昂山素季的住所外的走廊針對緬甸民主的問題發表簡短的演講。‘她到哪去了?’”

  這是4月10日,希拉裏在美國《赫芬頓郵報》專欄裏為自己的新書《Hard Choices》(艱難的抉擇)寫的後記《A New Chapter》(新的篇章)中的一段話。

  如今“希拉裏到哪去了?”不再是彼時奧巴馬關心的問題,而是全美國甚至是世界關注的問題。而這篇後記的題目《A New Chapter》似乎已經宣告希拉裏的政治選擇。

  兩天之後,希拉裏通過網際網路視頻正式宣佈將第二次角逐美國總統寶座。她表示,美國人正努力從經濟困難期恢復過來,但好處仍在向上層階級傾斜,惠及美國民眾需要一個鬥士,她希望成為這個鬥士。鬥士希拉裏強勢歸來,其實媒體已經做了連續多天的預熱,《赫芬頓郵報》還以《Here comes HRC》為頭條標題進行報道。

  熱鬧的不只是媒體,總統奧巴馬在11日訪問巴拿馬期間談及選戰老對手以及昔日同僚時表示,她將會是一位出色的總統。如果希拉裏決定參選下一屆總統,她一定會釋放出明確的資訊,清楚地表明她對美國未來發展走向的態度。

  希拉裏可以説具備了一切當選總統的條件,八年的第一夫人角色,同樣八年的參議員生涯,還有4年的國務卿經歷,這樣一份完美政治履歷在民主黨內並不多見。已經表示參選的前弗吉尼亞州參議員吉姆?韋布和前羅得島州州長林肯?查費在民調中對希拉裏無法構成威脅,希拉裏已獲得黨內6成以上人士的支援。而對手共和黨仍處於混戰狀態,最被看好的傑布?布希要贏得黨內初選也並非易事。此外,希拉裏參選總統,自由派輿論給予了很高的熱情,似乎美國迎來歷史上首位女總統只剩最後的投票了。

  然而,八年前,同樣在民主黨內眾望所歸的她卻生不逢時,在最後階段遭遇了政治新星奧巴馬的強力阻擊,遺憾地在黨內初選中鎩羽而歸。而這一次,希拉裏的雄心壯志是否能真的在20個月以後得到兌現呢?或者重蹈2008年的覆轍,再一次功敗垂成?畢竟67歲的她很可能是最後一次參選總統了。

  希拉裏是否能當選仍欠“東風”,這個東風並非希拉裏還缺某種政治資本或能力,而是要有“勢”的推動。奧巴馬當年的勝出更在於“勢”的作用。八年的共和黨新保守主義不僅讓美國在克林頓時代的財政盈餘全部揮霍一空而且還債臺高築,兩場戰爭的鉅額支出加上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讓美國在新世紀後第一次陷入困境。奧巴馬憑藉著“改變”的口號吸引選民試圖蕩滌華盛頓糟糕的政治空氣。

  然而,兩黨極化政治又開啟了另一條不歸路。八年的民主黨執政把美國帶進了新的困境。奧巴馬曾經鼓吹的“兩黨一致”早已不復存在,國內重大政策調整和改革在兩黨政治對決中缺乏共識,裹足不前。而美國在各條國際戰線普遍採取收縮和防禦態勢,對全球事務的影響力也普遍下降,大國地位正在奧巴馬手中逐漸滑落。

  奧巴馬執政風格儘管受到美國經濟危機的影響,但其本身也延續了戰後民主黨普遍偏弱的內外方針。美國民眾對此是否厭倦了呢?如果我們從歷史中找尋答案,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二戰以後,在共和民主兩黨交替執政的歲月中,除了裏根-布希時期,其餘時間共和、民主兩黨連續執政都沒有超過八年。之所以老布希能夠在裏根任滿八年之後繼續能夠當選,很大程度上是裏根為美國創造了與蘇聯最後對決的國內和國際政治經濟環境。

  希拉裏能再次創造歷史嗎?然而奧巴馬卻並沒有為其創造這麼一個環境。在2104年的中期選舉之後,共和黨完全控制了眾參兩院,這個“勢”已經不在民主黨這邊了。無論從國內外形勢來看,美國目前的處境似乎更有利於推行強勢路線的共和黨。希拉裏真的又一次生不逢時?或者她能力挽狂瀾把這個勢再次拉回來?這都是個未知數。(黃望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