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大政策性銀行迎新一輪重大改革

  • 發佈時間:2015-04-13 11:0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國開行、進出口銀行、農發行,成立二十多年的這三大政策性銀行,迎來新一輪重大改革。中國政府網昨天發佈消息,三大政策性銀行深化改革方案獲得國務院的正式批准,按照批復內容,三大政策性銀行中,“國家開發銀行要堅持開發性金融機構定位”、“中國進出口銀行改革要強化政策性職能定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改革要堅持以政策性業務為主體”。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這次改革及時而且必要,關鍵詞就是:打破制約、理順體制。

  國家開發銀行明確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進一步明確了政策性銀行的定位。雖然這次三大政策性銀行的表述不一,但改革的統一指向是“強化政策性職能定位”。

  明確“身份角色”,才能更好地解決要“做什麼”的問題。當前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更加重視政策性銀行,不斷改革和調整業務,更好地發揮它們在穩增長、調結構、支援外貿發展、實施“走出去”等戰略中的功能和作用。

  這裡是《央廣財經評論》,國開行首次明確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如何避免與商業銀行業務過多重疊?又如何加強政策性銀行的風險管控?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更具體地梳理的話,在經歷了上一輪政策性銀行轉型、全面推行商業化運作之後,這次改革有哪些亮點?

  丁志傑:我們知道1994年為了解決當時國有專業銀行體系的遺留的問題,就是政策性業務和商業性業務上不分的情況,那麼産生三家政策性銀行。過去的21年實踐,三家政策性銀行對中國的經濟的這種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也出現了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在10年前三家銀行的政策改革還提到了議事日程,現在終於出臺了實施改革方案。這個改革方案總體來看,首先考慮到國際上的一般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規律,同時也結合中國的現在發展的需要,還有各家資産在過去的21年經營中的一些特色,給每家銀行在大的政策性業務為主的背景下,寫了一些具體的定位。總體的來説方案的可操作性,以及對微量的這種發展的可持續性有積極作用,也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發展政策性金融機構,三家政策性銀行作用業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

  經濟之聲:應該説定位更加明確,操作性也更強了,我們國家不缺商業銀行,這一塊的競爭本身就非常激烈,而基礎設施、基礎産業和支柱産業建設的資金缺口仍然很大,政策性銀行商業化運作會與商業銀行産生業務重疊,會導致本職的缺失。這次改革能否改變這種狀況?

  丁志傑:在過去一段時間,政策性銀行特別是國家開發銀行,商業化運作裏面也引起了商業性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的一些爭議,存在著開發性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問題。這次三家政策銀行改革制方案,各自的定位的明確,是一定程度上使得未來三家政策銀行未來的業務範圍,以及功能有明確的一個限定。儘管中國有很多商業銀行,但是還存在著比如三行不願意進入的地方,或者在進入不夠充分的地方,這時候肯定要發揮像國家開發銀行等等這些金融機構的作用,如果完全的這種建設明確是很難做到的,但是這使得方案可以避免過去的這種過度的交叉,甚至是適度交叉這樣的原則。比如商業化,這次改革方案中主要講市場化,國家開發銀行定位也是,國有長期經濟長期發展的需要這樣一個特色,來發行市場化的方式選擇恩項目,實行自負盈虧,也就是保本微利或財政不再兜底這樣一個模式。這樣有利於國家開發銀行和其他一般商業銀行之間的差異化的經營,同時又是使得開發銀行更好的服務於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的這種長期目標和戰略需要。

  經濟之聲:大家都想搶肥肉吃都是理解的,您剛才也説政策性銀行也是要自負盈虧,它也同樣要面對壞賬的問題,資金回報的問題等等,那麼在這方面又應該怎麼來解決和平衡呢?

  丁志傑:過去政策性銀行它首先是國有,第二個要是政策性,我們在管理方面,把它區別於就是一般的商業性銀行,特別在很多方面,強調它的這個政策性服務的發揮政府運用金融手段。所以忽略在監管方面的這些本金,有這些具體的要求,三家政策銀行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隨著21年的經營發展,這三家政策性銀行越來越像銀行,這樣也就需要按照銀行的模式來構建它的治理結構以及有關的監管的要求。在這方面風險可能是大家都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首先這次三家銀行來説,要建立起來自己的強化,自己風險能力控制機制,第二個方面成本監管的層面要進行一些約束,比如對資本的充足率提出要求。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國開行作為政策性銀行中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對基礎建設和産業等長期開發的項目提供中長期的資金,以高鐵的建設為例,現在大家認識到其重要性,而早在修建之初,並不被看好,資金量大、期限太長難以預估收益,商業機構為了控制風險不會涉足,必須依賴政策性銀行去投放貸款。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説:已經在本次改革中明確定性開發性金融的國開行,將與對外的亞投行形成內外搭檔,為“一帶一路”戰略提供金融服務。本次改革的另一大重點是提高政策性銀行抗金融風險的能力。雖然説政策性銀行有“第二財政”的説法,以國家信用為基礎,資本充足率為0都行,但是它們畢竟不完全提供公共服務,市場化部分仍需要資本來控制風險。

  上投摩根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吳文哲分析:政策性銀行在深化改革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是對我國金融體系建設的完善,除此之外,在融資渠道方面,有望獲得更加市場化的運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